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花漫村田 > 一百七十九章 李诸家决定盖房

一百七十九章 李诸家决定盖房

卖院子。我刚刚过来时,一离开,就听到他向吴氏拿银子,说是要重新置办房子,缺银子。且地是李家的地。地租子没来得只吴氏及祺析俩人用的道理。”

    李诸听后愤愤地道:“吴二嫂子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供其上学,他不帮补。还要拿走地租子。二哥去了邻镇后,一直都没有关心过吴二嫂子及祺析,现在还要问他们拿银子。他这心就不正道。吴二嫂子又怎么能整得出银子给他?”

    李渔叹了口气道:“你吴二嫂子是个实心眼的,将省下的租子钱拿了出来。她与祺析俩人往日省吃俭用,靠着吴氏的一手绣品过日子。唉,本来祺析与他就不亲了,现在怕是要生分了。”

    邓氏抹了抹泪,道:“这孤儿寡母,又没有银钱傍身,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李渔接着道:“我过来给你们家提个醒。以后,咱们可以帮忙的。都要帮着些。吴氏是个好强的,肯定不与咱们说的。”

    李诸及邓氏都点点头。

    李渔看了看李诸一家子,问道:“爹与你在屋里说了啥?我刚刚在门外好像听到什么院子?”

    李诸忙将刚刚全家人商量的盖房子的事与李渔说道。

    李渔听完,摇头道:“一间房子又怎够?孩子们的书房,现在盖让大家睡的房子的钱都不够。你就别只想着整这些有的没的。你们家的孩子大了,应该与你们俩分房睡了。滨滨是女孩子,还与哥哥们睡在一起,以前家里没有房子没什么,可是你们这一盖房子,也不给闺女隔个小间出来,以后闺女知道了,怨上你们就不好了。被村里的人论道上了,以后闺女也不好找婆家不是?”

    滨滨听后忙摇头道:“大伯,滨滨不怨爹娘。”

    邓炽听到这,眼前突然一亮。亮光一闪即过,也没有人注意到。

    李渔看了眼滨滨,笑了笑,道:“你们银钱不凑手,与你们大姐借借,反正她手里的银子,现在也不敢用,也没处使,摆着怕被盗,放家里怕被张然发现。而且你们家,以后是给他们家住的,你们与她借,她肯定是乐意的。”

    邓氏笑着道:“大姐今天说了要借我银子的事。”

    李渔点点头,笑着道:“是这样。你们就向她借吧,哈哈。”

    李诸想了想,对李渔道:“大哥,我本来是打算盖三间房子的,滨滨说想挖个池,养花养鱼。”

    李渔一听,乐了,笑道:“现在买人都极为之便宜,你请人挖个池,只要包吃就行,能用多少银子?你还是盖三间房子吧。”

    滨滨听到这里,脸红了下,没想到,自己忘了现在是内乱后人便宜,粮贵。看来,自己真是扮小孩扮上瘾了。滨滨想了想,又高兴起来,为自己放下前世的怨恨而高兴。

    李诸想了想,道:“大哥,这些想法是不错。大姐的钱放着无用,我们家又缺银子,但这是两码子事,这个我要与家里的人商量一下。”

    李渔看向李诸,啧了声,道:“你就是这样,自家兄弟姐妹,还一码归一码。好好的,就被你弄得不亲香了。唉。”

    李诸挠挠头,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邓氏想诸与大姐是这两年才和好的,肯定心里的疙瘩还未去的,并未说什么。

    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也知道借人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都没有出声。

    李渔看了看李诸一家子,见每人目光清澈,知道都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人,笑着点点,道:“行吧,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不好意思开口,大哥帮你向翠花说道说道。”

    李诸感激地谢过李渔。

    李渔看李诸一家子有话要说,交待了句,有事就寻他帮忙,便离开了。

    李诸等李渔离开后,看向邓氏,想了想,道:“敏,咱们还是盖三间房吧。一间哥儿们的,一间滨滨的,一间咱们的,厨房那,咱们整些土坯,整成间房就成了,以后手里有钱了,咱们再整个精致的。”

    邓氏听后笑着点点头,道:“行,咱们算算,省着点,最好不要向大姐借钱。以前二哥向大姐借钱,咱们又向大姐借钱,整得好像大姐就是要为你们李家辛劳一样。”

    李诸笑着点着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刚刚大哥提议,我也没有答应。”

    邓氏点点头,向李海哥仨及滨滨道:“以后咱们都是一家子,但是数还是要清的,如果以后为了这些事,没来由地生了分,就不好了。”

    李海哥仨都一致应了下来。滨滨听后心里欢喜,想着自家爹娘的品质,比起前世现代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滨滨感到万分骄傲,十分自豪,高兴地点了点头。滨滨虽然爱才,但是从不占人便宜,没有人生来就要被占便宜的。且占便宜占上瘾了,以后的人生路子,只会越来越歪,如李稻般。

    李诸与邓氏都是说与做同行的人,说完了事,急忙拿出银钱包裹,进行整理,当然没有拿孩子们的。

    李诸迅速地心算出手里的银钱,看着比自己预期还多的银子,高兴地道:“敏,咱们有四百两银子,这盖的房子,还是体面的。”

    邓氏看着银子,高兴地点点头。

    李诸算计了一会儿,高兴地道:“敏,现在工钱便宜,咱们将老鸡都卖了,还可以盖间柴房,挖个地窖。”

    邓氏听后也高兴起来。

    孩子们听到家里银子凑手,心里都是极为之高兴的。

    李诸看了看孩子们,激动地对邓氏道:“敏,咱们明天就上镇上。叫上大伯,找人盖房、做土坯,还要找顶梁,我与木师傅商量一下。”

    邓氏听着心里高兴,孩子们最喜欢热闹,心里又怎会不为此高兴呢?

    第二日,李诸一早,连跑步拾粪都没有去,驾着牛车就向镇上赶。

    ps:

    感谢勤劳的小编,如此晚了还加班提醒更新,真是比备忘录的闹钟还准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