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花漫村田 > 一百一零五章

一百一零五章

好。我要吃这个。”邓氏看滨滨哭着伤心咬咬牙,道:“行吧,闺女笨点也不是什么,你尝尝,不好吃就别吃了。”

    李海听吃了会将滨滨便笨,就想推翻小锅,滨滨看李海有所动作,就道:“大哥,你也要喝,喝了只会聪明,不会变笨。”李海看了看滨滨,点点头,让爹爹给自己也备上一碗。李涛及李波早就闻香而至,听后也闹着要喝。

    李诸及邓氏看后,眉都纠结一起。滨滨也明白一时无法改变父母想法,只能苍白道:“爹娘,吃了真不会变笨。”李诸闻了闻,与邓氏说了一声,看好小锅,他未回来前不可以吃,便出门。

    半晌功夫,李诸回来,笑道:“这应该可以吃。”邓氏看李诸,李诸道:“我刚刚问了张大夫,天麻做用,张大夫说了,天麻,无毒,味甘,平。治眼目肿疼昏暗,消风化痰,神昏多睡。如果看书累了,喝些天麻水也是可以。”邓氏听后点点头问道:“那你问没问猪脑可以吃不?”

    李诸笑道:“怎会不问,这一大锅主要不就是猪脑。”邓氏急问,“怎么样?张大夫怎么说?”李诸道:“张大夫说没人试过,想来不会有这样事。猪聪不聪明,我们又怎么知道呢?”邓氏道:“怎么聪明?都被咱们杀了吃了。”李诸笑道:“鸡不也被咱们杀了吃,你不还吃鸡脑。”邓氏一时被答得无话可说。

    李诸道:“行了,喝些吧。滨滨这孩子怎么会想到这个?”邓氏听后,叹了口气,装了四个小碗,给孩子们,她与李诸也一人一大碗,她想他们俩个大人喝多些,孩子们也不至于太笨。其实这有点掩耳盗铃做法,吃都吃了怎么有多少之分。

    滨滨只能喝些水,李波及李涛看着猪脑都捞了些入嘴试吃,软绵软绵。俩兄弟平日就没有什么吃食,自然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一会儿俩人就吧唧了一个猪脑。李海看俩兄弟吃得欢。也尝了尝,确实不错,也吧唧了一个,李诸看了看,也吃上了。后。李诸对邓氏道:“这个比鸡脑子好吃,不错。”

    邓氏听后没说什么,一大碗水下肚,邓氏便没做猪肉及猪血,都吊了起来,留待明儿吃。只炒了些青菜送饭。

    第二日,邓氏与李诸摘了一车萝卜回来,李渔看后笑着道:“诸。你家萝卜收成不错。”李诸笑着应道:“我家萝卜菜种多,今年种了两亩地,这里只有一点点,这些是敏儿做腌萝卜用,过几日咱们家要车上镇上卖些。”李渔听后点点头。道:“是不错,上周我就卖了些菜。就是借你家牛车那次,好几百斤,只得了四百多文,就想着好咱们自己留着吃些,别都平白给了人家,也赚不了多少钱,血汗都白流了。”李诸听后叹口气,道:“确实没有粮食好。也就赚些零花。”李渔点点头,道:“是这样,你也别花大力气种这些,养多几头猪才是实。”李诸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滨滨听了下,问邓氏道:“娘,这萝卜怎么腌?”邓氏笑着应道:“你这孩子什么事都要知道,什么事都要看看。你待会看就知道了。”滨滨奇,催着邓氏动手。去年,邓氏可没有做腌萝卜。

    李诸听后笑了笑,便帮着到院子里天井洗了两颗大萝卜,去皮,切成薄片,拿出个大盆碗,入一层萝卜,撒上盐,放点白醋就行了。李诸道:“等到晚上,水滤干了,就可以吃了。”

    滨滨看着简单,便道:“如果咱们不卖萝卜,卖腌萝卜,行不?”李诸及邓氏听后怔了怔,李诸摇摇头道:“这个东西简单,大家都会做,而且腌萝卜不能放太久。肯定不行。”

    滨滨想了想,以前自己韩国吃腌萝卜时,好像听过怎么做,和自家爹爹做不一样,人家那是要放置一周。滨滨想了想,试着道:“爹,可以不切皮,入盐,然后入瓦罐里不?”李诸听后,笑道:“你想玩也可以。拿个小去吧,家里虽然多,但也不能糟蹋粮食。”

    滨滨听后点点头,接过李诸递过来一个小萝卜,让爹爹帮着切片,涂了些盐就放入个瓦罐里,封了起来。

    滨滨弄好这个后,看着满车萝卜,想吃萝卜糕,但是自己从未见过,又怕这里没有,便问大哥李海道:“大海,你可听过一种用萝卜做吃食?”李海想了想,道:“腌萝卜。”滨滨一听就笑了,想来这没有萝卜糕。这个不错,可以卖些挣钱。滨滨听大哥没听过就知道这儿没有,自家大哥以前镇上时,跟着“喜迎来”那个小子,到处窜,凭大哥过目不忘记忆都没想起来,那就是没有了。

    滨滨以前就特喜欢这些小糕点,她名下产下,五家就是糕点连锁店,什么糕什么饼之类,是一想一把。

    滨滨吵闹李诸,让爹爹帮着削几个萝卜,要弄成泥状。李诸以为滨滨想吃萝卜又吃不上,弄成泥状就可以吃了,一边夸滨滨聪明一边切碎,整着泥状。

    滨滨等李诸弄好这些又闹着要馒头,李诸只得上吴二嫂子家借了斤面粉回来。滨滨见爹爹将粉及水都调匀了,未成形。又闹着要炒萝卜,然后趁爹爹炒萝卜泥放入盐后,将粉倒入,李诸怕弄焦了锅,无奈,只得继续炒,不一会儿就变萝卜糊了。

    滨滨让李诸用碗装出来,然后入凉,到下午时,滨滨又闹着要蒸了吃。邓氏想孩子聪明,自己想着给自己弄吃,便热心帮着蒸熟了。滨滨试了试,除了没有腊肉及虾仁,也还行。李海看着有趣,试了试,还不错,一口气吃了一个如他自己巴掌大一块糕。

    李涛及李波也过来吃,小手抓多少就放多少入嘴里,一下子又抓一下,一下子又抓一下。邓氏及李诸看后也过来捻捻试了下,还不错。邓氏笑道:“比镇上糕子甜,不错,咱们家萝卜多,咱们就做多些让孩子们当零嘴了,平时中饭也可以吃这个。”李诸听手点点头。

    滨滨听后,道:“卖,卖糕。”

    李诸及邓氏听后互相看了看,从对方眼里都看到了惊喜。这确实不错。虽然麻烦了点,但是总比卖萝卜强。

    邓氏笑道:“中秋节糕要五十文钱,平日也是三四十文钱,咱们今年自己做糕,这里就可以省下几百块钱。咱们做好糕后,就卖三十五文钱一斤,也是好。”李诸听后点点头,一个劲应是,道:“这个不错,咱们做多些,到时送人也可以送多些,体面。这几日地里不忙,我也可以帮着。”

    邓氏听后点头,亲了滨滨一口道:“孩子就是聪明,我就说滨滨是福星。”李海旁边听了也点头,他一直都认为自家妹子聪明。

    李涛及李波旁边不好意思低下头,滨滨现背书都赶上李海了,虽然哥俩背书,但是不理解,这也是没什么用。但是滨滨却是背了还能理解透彻了,这只说明,自家妹子确实是比他们哥俩聪明。这也使李涛及李波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赶超滨滨。当然这些都是俩兄弟想法,大家都不知道,也奇怪为什么这俩兄弟年纪如此小就知道勤奋地天一亮就起来背书。

    接下来日子就李诸切萝卜及邓氏煮萝卜中度过,李海四兄妹听话,当然不会去闹爹娘。

    李诸用竹子编了三个大竹箕子,用来装萝卜糕。以便装上牛车运上镇上。到赶集日,李诸看着孩子期盼眼神,未等他们闹开,便说带上大家一起上镇上了。滨滨欢呼了一下,拿了件李诸衣服,盖萝卜糕上。

    李诸看好点了点头,与邓氏又搬了半车萝卜上牛车。自家萝卜比较多,这两日,两人将手都切肿了,但仍有很多,便打算运上镇上一起卖。

    滨滨忙闹腾,阻止,大叫道:“和萝卜一起卖,人家就知道咱们家卖什么糕了,大家都会做了,咱们家不就没钱赚了。”李诸听后就板着脸训斥道:“什么大家会了咱们家没钱赚,好东西咱们就应该全天下共享,怎么可以如此自私。”

    滨滨一听急了,好东西全天下共享,自己还搞什么,哪里还有钱赚。滨滨想着以后才纠正自家爹错误思想,现一定不能带萝卜一起上镇上,滨滨牛车上跳着道:“爹,带上萝卜,人家嫌这萝卜不好看,不买咱们这糕怎么办?这个萝卜不能带上。真,你带上了一框子萝卜,咱们一家人坐哪?”

    李诸一看,不好意思道:“也是,放了糕,咱们都不够地方坐了,下次再带上吧。”滨滨听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