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二百八十三章 缅甸功成

二百八十三章 缅甸功成

计划,而且,将战斗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

    “好的。”丸山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向水上源藏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开。

    丸山遂下令夜间开始撤退,分批于于夜间实施渡江。

    此时,二百师的主力与其余的四个师正在全力追击渡边正夫的主力,所以,对密支那的防备有些松懈,这也为丸山的突围创造了机会,丸山带着部队按计划成功地渡江后,逐次集结在热带丛林中,丸山清点了一下人数,幸存者已减至约八百人。

    “终于出来了!”日军喜极而泣,很多人大哭起来,庆幸自己能幸存下来,逃脱生天,然而,丸山却一点也不高兴,因为,他的长官,水上清源并没有突围,依旧在密支那城中。

    “一定要把水上将军救出来!”丸山说完,带着一个自愿者组成的百人敢死队,就要重返密支那。

    然而就在此时,水上的副官也从密支那逃了出来,他送交丸山一份水上源藏的亲笔命令:“与搜索第五十三联队配合突破敌封锁线转移,不许再回密支那救我。”

    丸山长叹一声,他知道,水上源藏将军必然是决心与密支那共存亡了,于是,他对着密支那的方向郑重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说道:“马上转移!”

    密支那,枪声越来越近了,由于日军突围,二百师的士兵已如潮水一般涌向了水上源藏的指挥部。

    水上源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将军服,正了正自己的军帽,坐在了发报机前,向第三十三军司令官和方面军司令官发了如下电报:一、因下官指挥不力,终未能确保密支那,致使陷入最后阶段,深感歉疚;二、伤员排除万难已乘木筏随伊洛瓦底江而下,祈求在八莫给予救助。

    “不许动,缴枪不杀!”远处,水上的卫兵做着垂死的挣扎,水上知道,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

    丸山领着人已经突围了,再也没有什么牵挂了,水上源藏知道,只有自己去死,把突围逃跑的责任全揽过来,逃脱死亡的官兵才能免受追究。为了密支那的官兵能活下了,自己已没有别的选择了。他来到了农他隆东岸的一棵菩提树下,望着高大的菩提树,水上源藏长出了一口气,也许,这株佛树真的能保佑自己到达西天的极乐世界吧。

    啪!

    一声清脆的枪响在空中回荡,水上源藏的世界结束了。

    当李学坤的部下将水上藏用来自杀的手枪交到李学坤面前的时候,李学坤不由沉默了,看来,日本军人并不缺乏勇气,他们视死如归,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人之一。

    可惜,他们却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邪恶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的不智啊!

    水上源藏是一个优秀的军人,这样的军人死的壮烈,值得自己的尊重,想到这儿,李学坤下达了命令,将水上源藏厚葬!

    接下来的战斗,由于日军主力的溃败,中国驻印军如催枯拉朽,不断的占据各个战略要点,腊戍、八莫、芒友,一个个城镇被攻了下来,滇缅公路终于再次打通,而日军,也无力再向缅北进攻,缅北,牢牢的掌握在中队的手中。

    就在中国驻印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不断前进之时,李学坤向蒋委员长写了一封密信。

    信的内容,李学坤已考虑了很多遍,滇缅公路已经贯通,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再打下去已无意义,与其在缅甸为英国人打江山,还不如以小部分兵力确保滇缅公路,大部分部队回师国内,与日寇进行最后的较量,至于缅甸中部和南部,英国人即然不想放手,那就让他们自己打下去吧。

    重庆的蒋委员长手拿着李学坤的这封信,久久没有说话,他不断分析着李学坤话中的利弊得失,最后,他终于想明白了,李学坤说的对,即然滇缅公路已经打通,美国的援华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那么,干嘛还帮着英国人在缅甸流血?

    要知道,虽然中国驻印军在缅北节节胜利,可是,在中国的国内战场上,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最近,有迹像表明,日军为了援救南洋的孤军,想要展开大陆交通线战役,为此,日军驻华的第十一军已集结了二十万的兵力,随时准备南下,而自己的手中,并没有可靠的力量可以击败这股日军。

    而如果自己从缅甸撤军,这股有生力量就可以投入到与日军的决战中去,要知道,中国驻印军的战斗力,是整个中队中最强的,这五个师的兵力,决对可以对抗十万日军,这样的一股重要的战略机动力量,自己怎么能让他们悬于海外,为英国人火中取栗呢?

    想到这儿,蒋委员长决定,同意李学坤的建议,从缅甸撤军。

    不过蒋委员长也有一丝顾虑,牺牲了那么多的军队得到的缅甸,就这样拱手让给英国人,他真的很不甘心。

    于是,李学坤来了第二封信,在第二封信中,李学坤向蒋委员长交出了实底,他在缅甸埋下了一记暗招,这记暗招,足以让英国得不到缅甸,这招就是缅甸国民军。

    缅甸国民军本来是日本人扶植起来的缅甸地方傀儡政权,然而,缅甸国民军却不甘心于听命于日本,他们以复兴国家为己任,所以,在密支那大战之后,在昂山将军的策划下,缅甸国民军纷纷打击日军,投入到了抗日中来,如此一来,他们也得到了盟军的尊重。

    李学坤曾数次与昂山将军见面,与之交谈,昂山在认清了日本人与英国人并没有什么两样的真面目后,决定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而战斗,战后,如果英国人继续统治缅甸,那么,缅甸国民军将为民族的解放而战斗。

    昂山请求中国,这个缅甸世代友好的近邻给缅甸以帮助。

    李学坤并没有通过蒋委员长,而是大胆的假借中国政府的名义答应了昂山将军的请求,为缅甸国民军提供物资,训练士兵,扩大缅甸国民军的实力与势力,与之相应的,缅甸国民军会给中国人以丰厚的回报,比如,中国人将获得缅甸农产品的专营权,矿产的开采权,铁路的修筑权等等。

    李学坤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亲中国的缅甸政权,这样一来,缅甸就会与中国世代友好下去,中国就可以从缅甸得到大量的利益,这比让缅甸回到英国的怀抱更加符合中国与缅甸两国人民的利益。

    蒋委员长在李学坤的信上知道了他的想法,不由哈哈一笑,李学坤做的好啊,虽说他的胆子大了点儿,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利益,是值得称赞的。

    所以,在得知了李学坤的计划之后,蒋委员长只是一笑,口中说道:“由他去吧。”

    一旁的蒋夫人取过了信看了起来,不由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如果让英国人和美国人知道了我们在暗中的这些行为,会不会引起他们的不快?”

    蒋委员长看了夫人一眼,口中说道:“这些洋鬼子,只知道从中国的身上榨取利益,从他们身上占一点便宜他们都肉痛,恶人还需恶人磨,学坤做的对,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就怎么对他们!”

    “我是一介女流,不懂什么政治,既然你这么说,那么,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吧。”蒋夫人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现在,是到了将驻印军调回来的时候了。”蒋委员长望着窗外说道。此时的重庆,刚刚经过了一场春雨,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蒋委员长不由微微一笑,望着那道充满了希望与生机的彩虹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