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悍女三嫁 > 第116章 匣子

第116章 匣子

花看着天空,自己,是要站在最高处的,谁也不能阻拦。包括自己的亲哥哥。赵琼花垂下眼帘,脚步匆匆地往杜老太君院子去。

    那些装着首饰衣料的箱子已经摆到了院中,赵家几位小娘子都已来到。赵匡美还有个小女儿尚在闺中,比赵二娘子还要小一岁也来了,正在那和赵二娘子说话。

    赵琼花走上前,对赵匡美的女儿行礼:“见过小姑姑。”

    赵匡美的女儿小字京娘,笑着把赵琼花扶起来,腮帮子已经鼓起:“二侄女,你别仗着比我大就欺负我。”

    赵二娘子故意看着京娘:“奇怪了,小姑姑,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京娘又要笑,张氏的声音已经响起:“京娘,你又调皮了、”

    赵京娘笑嘻嘻地瞧着张氏:“娘,你什么时候来的?我可没调皮,不信,你问问这些侄女们,还有侄媳妇。”

    张氏生了好几个儿子才得了这个小女儿,那叫一个含在口中怕化了,听女儿这么说就点她额头一下:“刚说呢,你就又调皮了。方才你婶婶你二嫂还有你侄媳妇都说了,让你先挑,别人都只能挑三样,你呢,能足足挑五样。”

    赵京娘的眼睁大一些,故意道:“啊,果真做长辈是可以沾便宜的。”

    张氏又要教训女儿几句,赵家这样人家,先挑的那能尽着好的挑,自然是好坏搭了些,这才叫懂礼。不过京娘已经伸手从那箱子里面,快速拿了五样东西,接着对张氏道:“娘,我挑好了,让侄女们来选吧。”

    张氏见女儿选的,既有好的,又有不好的,这才放心下来,点女儿额头一下没有说话。

    “京娘也这么大了,记得你初嫁过来时,她才多大?”符夫人已经听到外面对话,对吴氏有些感慨地道。

    “一岁不到,那时爱吃枣糕,就见她抱一块枣糕不放手。”吴氏想起往事,也淡淡一笑。

    现在符夫人说的话,胭脂都要在心中仔细想想,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深意,此刻听到她们对话,胭脂只觉得十分无聊,站起身在这卧室内四处瞧瞧。

    符夫人虽在和吴氏说话,可眼并没忘记瞧向胭脂,见胭脂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符夫人浅浅一笑,总有一天,你的性情会害死你。

    赵二娘子已经挑完,轮到赵三娘子,赵三娘子向来很喜欢杜老太君的一支镶红宝石的兔头簪,只是不好讨要。此刻见轮到自己,就往箱子里寻找那支兔头簪。

    拨开一幅珍珠璎珞,就见兔头簪放在那里,赵三娘子很欢喜,伸手去拿,拿起时候听到似乎有什么东西断掉。

    这声音不止赵三娘子听见了,旁人也听见了。老媪急忙上前,这要万一碰掉一样首饰上的装饰,却是不大好的。

    赵三娘子原本拿了这根兔头簪十分欢喜,见老媪过来查看,不由小小吐一下舌:“柳婆婆,若是真碰掉了什么东西,那东西我就要了。”

    老媪对赵三娘子浅浅一笑,伸手把璎珞拿到一边,这时赵三娘子才发现这兔头簪是放在一个匣子上面,方才赵三娘子拿起时,簪尾扫到那匣子的小锁上,碰掉的是那匣子的锁。

    这匣子?老媪的眉微微一皱,杜老太君的东西,老媪都是有数的,按册都在上面,怎么会多出一个匣子呢?

    “这匣子年头有些久了?柳婆婆您快些打开来,瞧瞧里面是不是装了当初祖父母的婚书?”赵京娘性格活泼,已经让老媪打开。

    老媪看一眼张氏,张氏点头,于是老媪打开匣子。

    匣子不大,里面也只放了几样东西,一样是一个荷包,荷包角上还有点污渍,一样是一束胎发,这胎发却用一块绸包了一半。

    荷包?赵琼花拿起荷包,想到这个式样有些熟悉,不由啊了一声:“这像是祖父的荷包,祖母那里也有这么一个,不过绣的花稍微有些不同。”

    赵匡胤的荷包?那就难怪了,只怕是杜老太君留着做念想的,张氏不由一阵心酸,把女儿拉过来抱紧。

    赵京娘却更好奇那束胎发,拿起胎发笑着道:“这束胎发难道也是大伯父的?”赵京娘拿起胎发时候,裹住胎发的那块绸掉下来,里面却有一张纸条。

    纸上还有字,赵二娘子打开,上面记着一个生辰八字,下面还有一句,妾远去,愿君善待吾儿。

    作者有话要说:京娘这个名字,是作者的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