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族 > 皇族第89部分阅读

皇族第89部分阅读

督房’五个大字。

    原来这里就是自己的办公室了。

    .........

    (这两天老高可能是生病了,身体非常疲惫,容我请假休息半天,明天只有两更,晚上六点半和九点各一更)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贴窗纸的官员似乎感受到什么,一回头,见进来一大群军士,为首之人正是水军都督皇甫无晋,吓得他慌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都督!”

    “这么晚还没有回去吗?”无晋温和地问道。

    “回禀都督,卑职贴完窗纸就准备走。”

    无晋点点头,在他的座位前坐下,感受一下宽大的椅子,他见这名官员颇为年轻,便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职务?在水军都督府多久了?”

    “卑职叫王平,是仓曹参军事,在去年九月调任水军都督府。”

    “那原来在哪里任职?”

    “回禀都督,卑职原来在广陵将军府出任参军事之职,因为前任杨都督和广陵郡马将军私交关系很好,便从广陵将军府借调来五名官员,后来走了四人,只剩下卑职一人。”

    “广陵将军府!”无晋倒有了几分兴趣,问他,“你对广陵军府的情况了解吗?”

    王平点点头,“卑职在广陵将军府担任兵曹参军事三年,对广陵军府情况了如指掌。”

    “我对广陵军府的情况非常感兴趣,你不妨给我介绍介绍!”

    王平想了想便道:“广陵郡一共有五个军府,一万一千人,五个军府分驻五个县,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五个都尉有四个也是本地人,军队战斗力只能算一般,毕竟近百年没有打仗了,当兵也就是混日子混粮饷,广陵人很念故土,都不肯去外地驻扎,每年选进京戍卫的士兵,谁都不肯去,最后只能抽签决定,我的印象很深,另外,将军府也是个清水衙门,和水军府一样,所有后勤钱粮都被大都督府控制,反正和我们以前差不多,大家都在混日子,听说有油水之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听说出力干活,谁都会缩边,具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看都督需要问我什么?”

    无晋点了点头,“我现在暂时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以后想到再问吧!你就回去吧!明天再贴窗纸,我要后天才能来。”

    说完,无晋自己也站起身出去了,众人翻身上马,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回到自己家中,远远地见大门口听着一辆马车,几名士兵在帮忙搬东西,京娘似乎也在门口。

    无晋上前笑问道:“京娘,谁来了?”

    京娘回头见是无晋,她连忙笑道:“是我舅父一家来了。”

    无晋听说陈锦缎来了,顿时精神一振,笑道:“什么时候到的?”

    这时从马车出来一名少女,正是京娘的表妹宝儿,穿一身银色绸面夹袄,脸色红润,皮肤白皙,显得气色非常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盈盈施礼答道:“多谢殿下惦念,我们今天下午进城,绕了一大圈,才找到这里,说实话,真的有点累了。”

    “累了就早点休息,你父亲呢?”

    “殿下,我在这里!”

    京娘的舅父陈锦缎从府内走出,他是个急性子,见到无晋便拱拱手道:“殿下可有时间,我有重要事情,是关于那个东西.....”

    无晋会意,立刻道:“好吧!我们去外书房。”

    陈锦缎扛着一只颇为沉重皮箱跟无晋走进了外书房,无晋将门关上,笑问道:“又做了一把枪吗?”

    陈锦缎摇了摇头,他将竹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笑道:“殿下离开京城后,我受枪的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式火药箭,我感觉它的威力要超过枪。”

    无晋探头看一眼箱子,他顿时愣住了,在他面前,竟然是一尊短炮,炮长约两尺,用生铁铸造,后面有点火的炮眼和装药处。

    “这是做什么用?”他迟疑着问。

    陈锦缎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明是一大创举,他笑着取出一把铁箭塞进炮膛内,指着炮身笑道:“里面有块隔铁,火药发作时会将隔铁猛地向前推动,从而铁箭射出去,我试过,可以射九十步,关键它是铁箭,数量又多,穿透力很强,六十步内盾牌根本挡不住。”

    无晋按住了额头,他知道这玩意,叫做一窝蜂,可是老天啊!陈锦缎已经发明炮,居然用炮来射箭,这等于就是用宰牛刀去杀鸡,他难道自己没有意识到吗?

    他有点苦笑不得,便指着炮身问:“你有没有想过,用它来射出大的铁弹,而且铁弹射出后可以爆炸,无数小弹片,可以杀伤多少人,你想过吗?”

    陈锦缎慢慢蹲下,双手抱住头,呆呆望着他发明的飞箭火炮,半晌,才听他自言自语,“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怎么会想到要发明它?”无晋好奇地问道。

    “我是觉得燧发枪射得不远,还不如军弩,就想着能不能用它来射箭,枪管造粗大一点,多射几支箭,也不需要枪托扳机之类,可是若造得太薄,容易炸膛,我就用铁管反复做试验,确定了厚度,又找到一名老铁匠,要求他管身不能有缝,他便想到铸钱的办法,用砂直接做一个模子,内外两层,中间有缝隙,然后将铁水浇进缝隙内,敲掉砂模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粗铁管,再打磨一下便可以了,不过他说还一个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

    “他说用砂模做粗铁管,厚度不均匀,而且容易有气泡,也不是太好,还有一种用精铁打成两块圆弧形钢板,合成一个圆筒,用铁水浇缝,再用几个铁箍烧热后套住它,铁箍冷却后会收缩,便会将铁管牢牢箍死,这样粗钢管就厚度均匀,而且没有气孔,非常结实.....”

    “这个老工匠在哪里?”无晋不等他说完,便急不可耐问。

    陈锦缎笑了笑道:“这个老铁匠是我同乡,我以前就认识他,和我关系很好,如果公子需要,我可以写封信叫他过来,只要公子肯出五十两银子一个月,他长翅膀也要飞来。”

    无晋立刻拱手道:“那就烦请舅父一定一定替我把他请来,就说我愿意出每月五百两的重金聘请他。”

    停一下,无晋还是不放心,“那烦请舅父写封信,我派人去请!”

    无晋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轻轻抚摸炮身,他早就想过造炮了,他看过水雷的结构,是用生铁铸造,这种技术完全能做出开花弹,对于水军来说,火炮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自己手中就有一百万斤精铁,完全可以铸造一千门火炮。

    当天晚上,陈锦缎便写了一封信,无晋交给两名得力的梅花卫军士,嘱咐他们无论如何要把那名老铁匠请来。

    ........

    和无晋紧锣密鼓考虑备战不同,刚刚被册封为嗣凉王妃的苏菡却要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关于无晋迎娶齐凤舞。

    在上次他们离开江宁去维扬的时候,齐万年特地赶到码头向无晋提出了齐家和凉王系联姻之事,无晋当时没有明确答复,因为他准备先和苏菡好好谈一谈,再答复齐家。

    当苏菡知道了无晋的真实身份后,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丈夫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夺取帝位,否则,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全家都将是抄家灭门的命运,包括她将来的孩儿。

    想通了这一点,苏菡便抛开了小儿女的醋意,开始一心一意辅佐自己的丈夫,她也深知齐家对于无晋的重要,齐家雄厚的财力是丈夫扩张势力的必要保证,而联姻便是最好的结盟,这门婚姻就像一条纽带,将无晋和齐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利益交融。

    正是意识到这门婚姻的重要,在返回江宁第二天,苏菡便亲自登门拜访齐家主母,齐万年的妻子刘夫人,也就是齐凤舞的祖母。

    上午,二十名梅花卫亲兵护卫着苏菡的马车缓缓停在齐府的大门前,台阶上站在几名女眷,正是事先得到消息的刘夫人和齐凤舞的母亲李氏。

    刘夫人已经六十余岁,满头银发,她是齐万年的原配,给齐万年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齐瑁、次子齐玮、四子齐环以及小女儿齐玲珑,她这些天的心情很悲伤,为儿子齐玮之死,身体显得虚弱很多,被两个丫鬟左右搀扶。

    旁边跟着她的两个儿媳长子儿媳李氏和四子儿媳曲氏,还有她女儿齐玲珑,今天将由她们四人和苏菡谈孙女凤舞的婚事。

    齐家非常清楚,凤舞以商人之女的身份不可能嫁给嗣凉王为正妻,但是齐家是大宁王朝第一巨商,他们也不愿意齐家之女为妾,尤其齐凤舞还是长子的嫡女,所以她们要坐下来谈。

    苏菡的马车缓缓停稳,一名亲兵上前打开了车门,侍女阿巧先下马车,扶着苏菡缓缓下来,苏菡今天穿一条红色六幅宽裙,身上穿一件黄|色厚襦,外套一件无袖夹袄,肩披红帛,头梳云鬓,斜插翠羽簪,脸上略微化妆,更显得她天香国色,风姿卓越。

    齐府的女眷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苏菡,但上次宴会是晚上,今天白天见到她,更是另一种姿容,令众人无不暗暗喝彩,她原以为凤舞已经是绝美佳人,可和眼前的嗣凉王妃比起来,凤舞身上还是少了一点点温婉大气。

    刘夫人等人已经知道苏菡被册封王妃之事,她连忙上前跪下,“齐府爵妇参见王妃!”

    她身后的媳妇女儿一起跟着跪下,“参见王妃!”

    苏菡连忙将老夫人扶起,轻声道:“祖母切不可如此,我和凤舞情同姐妹,她祖母就是我的祖母,怎么能让祖母给我下跪,上次就说过了,九天万万担不起。”

    “王妃太客气了,既已被册封,就应遵守国之礼节,不可轻废。”

    刘夫人又恭维她几句容颜美丽,便笑道:“外面寒冷,我们请屋里坐!”

    苏菡和其他几名女眷见了礼,众人便簇拥着苏菡向内宅而去。

    ............

    卷 二 龙虎斗京华 第一百七十九章 齐家的要求

    第一百七十九章 齐家的要求

    齐府的大帐房内人来人往,不断有人来上交帐表,领取银票,账房们都在一座大堂内做事,上百名账房先生们在紧张地核算账目,算盘珠子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即将到年底,账房们都格外忙碌。

    百余名账房先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管事,然后再有三名大管事,最后有一名总管事,时而有人起身,将一张算好的帐表交给本组管事,小管事进行复核并汇总后,将一张表交给大管事,大管事最后再复核一遍,交给总管事。

    总管事拿起帐表仔细看了看,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起身向隔壁走去。

    账房大堂的隔壁是一间小屋子,房间内,齐凤舞正坐在桌旁,对着光线,眯着眼察看一张新银票,这是刚刚印出来的新银票,用了他们聘请的鬼才罗宇发明的防伪技术。

    这种防伪技术罗宇三年前便研制出来,今天才第一次用在齐大福的新银票上,以前的齐大福银票是彩条防伪,涂上一层特殊的胶水,在光线下会出现七色彩幻,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彩条不是很清晰,需要专门的钱庄伙计进行辨别。

    其次老银票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怕水,银票浸水,容易将银票上的胶水稀释,彩条就会消失,五百两以上银票有号码记录,但百两以下的小银票没有号码记录,失去彩幻,很可能就失去真实性,这种事情遇到好几次,虽然齐家最后都认了,但这毕竟不是解决之道。

    而新银票则克服了怕水的弱点,浸水不褪,不仅如此,彩幻条更加清晰易辨别,对着光线一照,便能清晰地看到七条彩幻。

    齐凤舞对新银票赞许不已,这才是真正的防伪技术,没有漏洞,普通人也能鉴别出来。

    这时账房大总管走了进来,将一份帐表交给齐凤舞,“小姐,算出来了。”

    齐凤舞来账房是要了解挤兑事件平息后,齐大福的储钱受到了多大的影响,她接过帐表仔细查看,大总管在一旁解释道:“影响主要在江宁和维扬两县,普通民众的存钱剧降,只剩下从前的三成,这个需要时间慢慢恢复,不过商家的存钱却大幅增长,主要是从其他两大钱庄转来的大商户,商户的金额都很大,所以表现出我们的总额存钱大幅增加。”

    齐凤舞轻轻点了点头,把帐表还给大总管,对他道:“把这份帐表各抄给四叔和祖父一份。”

    大总管接过帐表,沉默了一下,低声道:“听说小姐要出阁了,大家都很留恋。”

    齐凤舞淡淡一笑道:“你们应该是额手相庆才对吧!我走了,就没有人再那么凶狠地查你们的帐了。”

    “不!不!大家确实很留恋,这四年来,小姐把很多老糊涂账都理清楚了,很多人心中都去掉一块大石,这样他们退职休养时就能把手中的帐交代清楚,大家都很感激小姐。”

    齐凤舞默然不语,她心中却确实难以割舍,如果自己是男儿身,她就可以再替齐家管帐二十年,可惜......

    总帐房又连忙道:“小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喜事,更重要是小姐创立了齐家的监察室,就算小姐以后不在,监察室的人也一样能继续像小姐那样查下去。”

    说到这里,总账房取出一只用白银打造的算盘,递给齐凤舞,“这是我们一百二十名账房给小姐的贺礼,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小姐收下!”

    齐凤舞接过银算盘,她心中十分感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阵急奔的脚步声,齐凤舞的贴身丫鬟阿罗跑了进来,“小姐,苏小姐来了。”

    总账房连忙告退,齐凤舞拉长了声音对她道:“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不能叫苏小姐,你就是记不住,现在要称她王妃,知道了吗?”

    “我记住了!”

    阿罗答应一声,又急忙道:“苏王妃就在我们府中,小姐不去看看吗?”

    “她现在在哪里?”

    “在内院,和老夫人在一起,听说还有夫人、四夫人和七姑。”

    齐凤舞暗暗思忖,‘估计九天是来正式谈婚事,也不知她们谈得怎么样了。’

    齐凤舞心中有点乱,完全没有了她刚才看银票和帐表时的冷静,苏菡上门,意味着她的婚事正式拉开了帘幕。

    她的心怦怦直跳,想了一会儿,对阿罗道:“你去偷偷打听一下,最后谈的情况如何?然后告诉我。”

    阿罗答应一声,飞跑去了,齐凤舞坐立不安,最后她拿起银算盘,回自己屋里去了。

    .........

    内房中,苏菡和老夫人的谈话还在继续,双方谈得很愉快,也很坦诚,一些最重要的条件已经达成,齐家提出齐凤舞为偏妃,而且是左妃,在大宁王朝的皇室制度中,嗣王和亲王都有两名偏妃,称为左右妃,如果正妃去世,左右妃可以被扶正为正妃,在地位上,两名偏妃是一样的,亲王的偏妃是正二品,而嗣王的偏妃是从二品,尽管两名偏妃的品级是一样,但继承正妃的顺序不一样,左妃为先,右妃为次,齐家要的就是左妃。

    这最关键的一点,苏菡答应了,答应了这一点,下面的谈话大家都很愉快了。

    齐凤舞的母亲李氏笑道:“王妃,有一件事一直是我的心愿,我希望凤舞出嫁也能风风光光,能做花轿绕城一周,敲锣打鼓送到王府成亲,不知这一点能否通融?”

    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望着苏菡,这也是她们共同的心愿,尽管她们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媒妁之言、花轿迎娶、拜堂成亲等等明媒正娶之事,这是正房妻子才能享有的权力,而一般的偏房小妾都是一顶花轿趁夜送入府中。

    但齐家要面子,他们当然希望齐家嫡女也能风风光光出嫁,不想让人小看了齐家,其实偏房正嫁也不是不合礼制,大宁王朝也允许,也有不少先例,关键是正妻是否同意,很多正妻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地位,都会毫不犹豫拒绝,而且偏房正嫁,会让正妻处于一种尴尬而被嘲笑的境地,因为成婚那天,正妻都要回避的。

    这一点,苏菡这些天也反复考虑过,从她的本意来说,她也不太愿意,她感情上接受不了,但为了使丈夫和齐家的关系更紧密,她决定牺牲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