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族 > 皇族第22部分阅读

皇族第22部分阅读

父亲在天之灵失望,也不会让祖父失望!”

    “不!不!你听我说,你大哥有他的安排,不是你能想到,你父亲留给你只有这笔钱,如果你不收,他在天之灵会不安,你大哥也会愧对于你,我更无法向你父亲交代,属于你的东西,你一定要收下,我知道你有志气,但你也要替别人考虑。”

    皇甫百龄又将信封推给了他,无晋沉思了片刻,他终于点点头收下了,他确实也需要这笔钱,祖父说得对,这是父亲给他的安排,他不能辜负了父亲临终前的心愿。

    他跪了下来,给祖父重重地磕了一个头,便站起身快步离开了房间,皇甫百龄望着他离去了背影,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孙子……

    此时他心中万分感慨,可又充满了矛盾,通过这次争夺户曹主事,他发现无晋比他大哥惟明还要精明能干,比他大哥还要沉稳老练,当初是因为无晋比较呆傻愚钝,所以众人才把希望都寄托在惟明身上,现在看来,无晋更是一个适合做大事的人,那他们要不要再重新考虑一下他的前途呢?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七十二章 发财之计

    第七十二章 发财之计

    无晋心事重重地慢慢走着,他在考虑如何在进京之前先赚一笔大钱,这是他前世留下来的一种心态,不管将来做什么事情,他都不能容忍自己腰包空瘪,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大哥的事情,现在既然户曹主事之争已经落下尘埃,他就应该转回心思,考虑自己的钱包问题了。

    无晋的野心很大,既想做文化产业,又想开钱庄,但除了投资当铺的七千两银子外,他就没多少钱了,后来又借给五叔一千五百两银子做流转资金,他身上只有一千二百两银子。

    现在虽有了父亲留给他一万两银子,但要想做大文化产业或者开钱庄,这些都需要大本钱,也需要很长时间,他等不了,他需要尽快掘出自己第一桶金,最好像博彩一样,转眼便能捞到钱,而且还要合法。

    无晋这两天一直在考虑此事,其实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机会,而且不止他一人,那个齐家小姐似乎也发现了。

    他现在必须要抢在齐家小姐的前面,夺取这个难得的发财机会,不知不觉,他便来到了八仙桥。

    八仙桥离皇甫府宅并不远,相距只有三里,这里紧靠东城门,是维扬县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说起来,八仙桥的历史悠久,在维扬县建城之初就有了,据说得到了大宁王朝的太宗皇帝御口亲封,桥北就有一块碑,上面是太宗皇帝的亲笔御书,‘八仙桥’三个字,他还说这一带有什么特殊风水。

    之所以取名八仙桥,和渡海显神通的八仙没有半点关系,传说也是有八位仙人在这座桥上看鱼,故得名。

    这种传说很廉价也很弱智,就和幼儿园里给小朋友讲大灰狼的故事差不多,无晋对八仙桥的传说不感兴趣,但他对这八仙桥却十分不满,八仙桥是一座有两百年历史的老木桥,两百年风雨侵蚀,使它非常陈旧了,桥上人多了,就会感到有一点摇摇晃晃,尤其马车过桥,那种吱嘎的声响,就仿佛这桥随时要坍塌。

    上次树神节人流量过大,结果栏杆不堪重负,竟然断了一根,一个女子落水被他救起,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对这座桥大家周围的住户商家都不满,纷纷要求县里重修,但县令张容视察后,说桥还能用五年,修桥之事便再无下文。

    无晋过了桥,来到了店铺,一进门,却见五叔皇甫贵正托着腮,懒精无神地在那里打算盘,店里还没有客人。

    “五叔,怎么没精神,是昨晚酒喝多了吗?”无晋一屁股坐在客人的高椅上笑问道。

    “不是!昨晚我压根就滴酒未沾。”

    “那为什么?莫非五叔想娶小妾了?”

    “别胡说!”

    皇甫贵叹了口气,“无晋啊!咱们这店可能选错地方了。”

    “为什么?当时五叔不是蛮满意吗?”

    “哎!我是贪小便宜,关老二把价值八千两银子的货物,五千两盘给了我,我一时动了贪念才接下来,现在看来可能是上了关老二的大当。”

    皇甫贵眼中露出悔恨之色,神情沮丧无比。

    “五叔,是生意不好吗?”

    “是!”皇甫贵恨恨说:“这开业都六天了,一共才净赚了七十两银子,这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只有三百五十两银子的利润,这还是老客户给面子才赚一点点,如果没有老客户,那就更惨了,估计连二百两都没有,这怎么行啊!开当铺每月获利低于五百两就是失败。”

    无晋知道这其实是五叔当初的期望值太高,当实际情况远远低于预期时,他就难以接受了,便劝他,“这才刚开始,总要慢慢来,一点点积累才行,哪有一开始就生意火爆的。”

    “无晋,不是这个原因,是我们市口太差,都怪我当时没仔细看。”

    “市口不好?”

    无晋当初就觉得这里市口不好,太偏僻,但五叔坚持当铺是口碑重要,他就没有吭声了,现在看来还是市口问题,无晋不好事后才埋怨五叔,便装着不理解的样子问他:“五叔,此话怎说?”

    “你没发现吗?绝大部分人从八仙桥下来,就直接向东去了,而从城外进来的人,也是直接上八仙桥,根本不来我们这里,只有一些去老君观烧香的人,才会往桥西走,可我们当铺还在老君观西面,再向西走就是胡民巷,那条巷子已经荒芜,又是断头路,根本就没有人向那边走。”

    说到这里,皇甫贵懊悔得直揪自己头发,“都怪我啊!我为什么要贪这个小便宜?”

    无晋其实很清楚这个问题,他前世在商场打滚了十年,市口的重要性他非常明白,同样一条街,就因为市口不同,生意就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形,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所以杨记酒肆正对桥头,生意火爆,而他们这里却冷清得门可落雀,所以他们的房租才会这么异常便宜,只有别的店铺租金的三成不到,他一直想告诉五叔,但户曹主事的竞争使他无暇分身。

    “那依五叔的意思,我们怎么办?”

    “无晋,我想把这个店退了,另找别处开店。”

    皇甫贵这两天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已经算得很清楚,一般而言,商家最忌讳中途因失败而迁址,这非常不吉利,只是他也没有办法了,他生怕无晋反对,连忙给他算一笔帐,“我们的本钱主要在货物上,这些柜台椅子货架都可以搬走,房租每年只有两百五十两银子,而且我们只交了一年,如果我们退租,房东至少要退还一半租金,那我们损失也只有一百二十两,如果换一个地方,我们很容易赚回来,另外家具货架当初就没花钱,再加上存货买得便宜,总得算起来我们并没有亏,而且还赚了。”

    无晋倒不在意什么中途迁址,“那五叔和房东谈过吗?”

    “我让罗秀才给房东说了,听罗秀才说这店铺他也想卖掉,所以我们租不租,他也无所谓了。”

    无晋眼睛一亮,怎么会这么巧,他还打算费一番口舌买下这店铺,他急忙追问:“五叔能确定吗?我是说房东想卖这店铺?”

    “应该是吧!罗秀才和他很熟,他说的话可信。”

    正说着,只见罗秀才领着房东走了进来……

    房东是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姓梁,家住维扬南城外,是一个拥有几百亩上田的小地主,因为祖上曾经做过礼部的员外郎,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梁员外。

    梁员外的祖上是维扬大户,整个八仙桥一带的土地几乎都是他家私产,后来家道败落,土地基本上都卖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一座占地二十几亩的祠堂和胡民巷那片近十亩地的空地,现在连祠堂也被他祖父改成了老君观,几十年来已经破败不堪。

    当铺是后来修的,想出租赚点钱,但由于市口太差,根本租不出价钱,现在听说皇甫贵想退租了,这让房东感到非常沮丧。

    按照生意场上的规矩,如果是他把租客赶走,那他不但要全额退回租金,还要双倍赔偿,可如果是租客毁约,那他只须退一半的租金便可。

    可问题是梁员外最近想买邻居家的一块上好良田,有近千亩,那块良田他已经垂涎多年,正好邻居要迁回老家,便打算卖掉这块地,梁员外当然想买下,价格已经谈好了,一共需要一万两银子,可他东拼西凑也只有二千多两,根本不够,他便打算卖掉当铺,凑足四千两,至少可以买下四百亩良田。

    而偏偏这个时候皇甫贵要退租,他必须得退掉一百二十两银子,这就意味着又要减少十亩地,让他肉疼不已,可没办法,他只有上门来办理退租之事。

    “皇甫掌柜,你也太不厚道了,怎么这个时候退租呢?我现在手头紧啊!”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七十三章 这就是第一桶金吗?

    第七十三章 这就是第一桶金吗?

    一进门,梁员外便开始埋怨开了,皇甫贵顿时跳了起来,“是你不厚道还是我不厚道,明明是关老二经营不下去了才转让铺子,你还帮他扯谎说是老父去世,我已经问到了,他父亲好得很呢!根本没有死。”

    梁员外脸一红,他有点理亏,不由喃喃说:“我也不知道呀!哪有拿自己父亲去世来做理由的,我也是被他骗了。”

    “好了,我不说这些了,反正这店我是退定了,你不是要卖吗?正好卖给别人做生意去。”

    这时,无晋在一旁忽然问:“梁员外,这店铺你卖掉了吗?”

    梁员外并不知无晋才是当铺的真正东主,他见无晋一直不吭声,还以为他是伙计,可听他口气又不太像,或许是皇甫掌柜的子侄。

    他叹了口气,“倒是有一人想买,可是他想买去做住宅,做住宅的话,这四亩店铺他最多只肯出四百两银子,可我这是八仙桥的商铺,就算市口不好,再怎么也值两千两吧!差得太大,根本谈不拢。”

    “那这店铺我买下如何?”无晋微微笑道。

    皇甫贵愣住了,二千两买八仙桥的四亩地商铺虽然是非常便宜,可市口这样差,买来也没用啊!他拼命给无晋使眼色,但无晋却装着没看见,又继续问:“怎么样,梁员外愿意卖吗?”

    梁员外有点不敢相信,他伸出两根指头,一本正经说:“最少二千两银子,我一文钱都不让。”

    “没问题,一文钱不少,过户税钱和居间费按规矩来,一家一半。”

    梁员外大喜,他唯恐无晋反悔,连忙对皇甫贵和罗秀才说:“你们都听见了,这个小兄弟要买我这个店铺,咱们可不能反悔。”

    皇甫贵翻了翻白眼,手笼在袖子里背过身去,装着没听见,罗秀才却一个劲给无晋使眼色,他知道这个梁员外急着要钱,其实一千八百两也能讲下来。

    无晋却眉头一皱,“不过呢……”

    梁员外的心蓦地悬了起来,“不过什么?”他发现了罗秀才在给无晋使眼色,他立刻知道事情恐怕要糟,这个年轻人要反悔了。

    无晋背着手打量了一下店铺,摇了摇头,“我其实是想买下它做仓库,正好靠紫桐河,还可以修个码头,不过你这店铺太小了一点。”

    “那你要多大?”梁员外想到了老君观那块地。

    “我想要十五亩地,可你这边四亩,可惜啊!”

    梁员外眼看无晋要反悔了,他连忙接口说:“后面老君观的地也是我的,如果你真有诚意,我一起卖给你了。”

    “哦?”

    无晋的表情很惊讶,“那你要多少钱,那么大块地,我怕钱不够啊!”

    梁员外心里盘算了一下,老君观那块地再包括胡民巷,足足有三十二亩,虽然不是全部沿街,但至少有二十几亩是沿街的,尽管是在八仙桥西,可一亩地四百两银子总卖得出去,那就是一万二千两银子,如果卖掉了,他就可以把邻居家的所有上田可以全买下了,他打的其实也是这个主意,准备把这块地卖了,给商家做仓库。

    以前也有人想问他买这块地,他想着是最后的祖产而不肯卖,现在他要买上田,祖产也顾不上了。

    他一咬牙便道:“一万两千两银子,包括这间当铺,还有旁边的胡民巷,我全部卖给你,你要不要?”

    无晋摇摇头,他身上一共只有一万一千两百两银子,还要负担税,他身上钱不够,又不想问五叔借。

    “可是……”梁员外有些急了,“这可是三十六亩地啊!位于八仙桥,一万两千两银子,不能再便宜了。”

    “做生意总是要讲讲价吧!”

    无晋淡淡一笑,“我身上只有一万一千两银子,还要交税,所以这块土地,我最多出一万一千两银子,可以吗?”

    旁边的皇甫贵都听得呆住了,这小子什么时候又有一万两银子,不会是把自己的当铺算进去了吧?

    梁员外有点犹豫,五年前有人出一万五千两银子他都没卖,他见无晋取出一只信封,将一张张的银票数出来,都是东莱钱庄的千两大票,他顿时心热了,他急着要钱,又担心土地一时卖不掉,便心一横,“好吧!就依你,一万一千两银子,另外两百两银子的契税按规矩一人负担一半,没问题吧?”

    “我们一言为定!”

    梁员外欢天喜地地跑回家拿地契去准备办过户手续了,皇甫贵盯着无晋手上的一叠银票,他已猜到是家主给无晋的,可他却这样糟蹋了,心中肉痛之极,一个劲地埋怨他,“一万一千两银子啊!我们也可以去买最好市口的两亩地了,何必在这个旮旯角买这块破地呢?”

    “五叔,这块地蛮大的,我很喜欢。”

    “大有什么用,要市口好才行,不是我说你,这买的这三十六亩地,还抵不上杨记酒楼两亩地的一半。”

    “有这么厉害吗?”

    无晋有点不敢相信,“他那两亩地值多少钱?两万两吗?”

    “这个数还不止!”

    皇甫贵的表情颇有点恨铁不成钢,他伸出三根指头,圆圆胖胖的脸也跟着拉得驴长,“是三万银子,你知道吗?有人出三万两银子,人家还不肯卖,人家那市口一年至少就能赚一万多两。”

    无晋的眉毛挑了挑笑道:“无所谓了,咱们不肯它比,实在不行种种菜也可以啊!”

    “种菜?”

    皇甫贵简直要疯了,“种菜的话,你可以去城外买一千亩上田了。”

    皇甫贵觉得天都要塌陷了,如果他有一万一千两银子,他可以做多少大事,可以赚多少钱,打死他也绝不会买这块无用的土地,把钱陷死在这里面,败家子啊!

    “老贵,你冷静点。”

    旁边的罗秀才连忙劝他:“我也想了想,其实无晋说得也有道理,这里虽然市口不好,但紧靠紫桐河,倒真的可以修几座码头仓库,租给胡商,我估摸着每年至少可以有一两千两银子的收益,十年后就能收回本,从长远打算其实不亏。”

    皇甫贵渐渐冷静下来,他摸了摸圆圆的下巴,想了一想,“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十年未免太长了一点。”

    无晋见他俩想得太远,便笑道:“做什么都没关系,关键是要先过户,把土地拿到手中,咱们再慢慢考虑用它来做什么?”

    或许是急着要钱,半个时辰后,梁员外便拿着地契跑回来了,罗秀才做居间,他们三方当场签字画押,签下了买卖契约,双方随即去县衙办了地契过户手续,其实也就是去县衙变更一下土地登记,收税两百两,一家一半。

    至此这块八仙桥以西,占地足有三十六亩的大片土地所有权便正式归无晋所有。

    傍晚时分,无晋走进了老君观空地,罗秀才像个随从般的跟在他身后,给无晋介绍八仙桥附近的情况,他对这一带了如指掌。

    “公子,那边就是杨记酒楼的后门。”

    罗秀才指着东北角的一栋红色三层楼,给无晋介绍,“它可是维扬县生意最好的三家酒楼之一,不仅这家酒楼,桥对面的杨鸿煮药铺其实也是他家的,一座八仙桥一南一北,两个最好的桥头位置都被他占据了,真是厉害,这两家店的东主叫杨荆州,我认识,他老婆姓齐,娘家就是平江县的齐氏家族。”

    罗秀才怕?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