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族 > 皇族第17部分阅读

皇族第17部分阅读

你。”

    无晋正要敲门,屋里传来了苏翰贞的声音,“是无晋吗?”

    “是我!”

    “进来吧!”

    无晋推门进去,门又轻轻合上,他却没有注意到苏伊的表情变化,苏伊眼巴巴地看着无晋进去了,却没给自己说点什么,她心中一阵委屈,小嘴撅了起来,眼睛都有点红了。

    “伊儿,谁欺负你了?”旁边走来一个轻盈的身影,牵住了她的手。

    “堂姐,我……没什么了。”

    苏伊低下头,轻轻摇了摇,女子看了一眼书房门,又看了看表妹,便微微笑道:“傻丫头,叔父找他来是有正事呢!可不是让他来给你讲故事。”

    “我知道,可是……可是他一路都不理我。”

    “真是个傻丫头,堂姐正好又写了一段,来,帮堂姐看一看。”

    堂姐搂着苏伊的肩膀,低声哄着她,两人离开了走廊……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五十三章 户曹主事为何重要

    第五十三章 户曹主事为何重要

    无晋不知道门外发生的一幕,他推门进去,只见苏翰贞正背着手在房中踱步。

    “大人!你找我?”

    “是的,我找你有事,你先坐下,我们慢慢说。”

    苏翰贞让无晋坐下,无晋打量了一下苏翰贞的书房,书房布置淡雅朴素,一桌双椅,还有一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在墙角还有一樽燃着淡淡清香的青铜香炉,虎头牛身,虽然式样古朴,但无晋一看便知道,只值八贯钱,他们当铺里就有几尊一模一样的。

    “今天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苏翰贞给他倒了一杯茶,坐在他对面,笑容可掬地望着他。

    无晋最不喜欢的就是苏翰贞的客气,一客气准没好事情,上次来当铺客气半天,还留一幅字,其实是要让自己翻墙做贼,帮他把信偷回来。

    而这一次呢?居然亲自给自己倒茶,他又有什么目的?

    “我都听说了,有人干掉了黄家二郎,黄家和马家同时出局。”

    “有人?”

    苏翰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是你干的。”

    无晋心中一跳,他呵笑了起来,“苏大人太会开玩笑了,怎么会是我?”

    “因为你太安静了,因为你大哥告诉我,你向他保证过,你不会让黄家得逞!”

    苏翰贞得意地望着他,仿佛把他的老底揭穿了,无晋不由心中暗暗埋怨,‘大哥啊!大哥啊!你不是挺有城府吗?为什么在苏翰贞面前就不能隐瞒隐瞒呢?’

    他还是不承认,“大人太武断了,我虽然向大哥说过这话,但并不代表我有这个能力,更不代表这件事就是我做的,有可能是张县令做的,也有可能是徐长史而为,还有可能是因为皇甫渠帮不了黄家而用的绝户计,太人,你未免把我看得太高了。”

    苏翰贞凝视着无晋,半晌,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很好,不因权势而失据,不因诈问而松口,这两兄弟都是值得重用之人。

    他目光收回,淡淡一笑,“其实是不是你做的并不重要,重要是你的态度,你愿不愿意助你的大哥成功?”

    无晋刚要开口,苏翰贞又摆手打断了他,“你听我把话说完。”

    他背着手在房内走了几步,叹了口气道:“你知道户曹主事为什么这样重要吗?”

    无晋摇了摇头,他也很想知道,一个小小的户曹主事,为何这么多人争夺?弄得东海郡风云激荡,虽然大哥给他说了一点,但他想听一听苏翰贞的解释。

    “在一般人眼中,户曹主事是升官的捷径,当上东海郡户曹主事,一般两到三年就会被提拔为维扬县或者平江县的主簿,正式入官,这是几十年的惯例,像丹阳郡刺史刘泌,十年前他就是东海郡的户曹主事,所以东海郡世家们都眼红地盯着这个职位。”

    说得这,苏翰贞瞥了一眼无晋,笑道:“你明白了吗?”

    无晋还是摇了摇头,“这一点或许对我大哥很重要,但对大人而言,我想应该有更深的原因。”

    无晋这句话使苏翰贞暗暗点头,一般人只看到这个户曹主事可以升官发财,而这个年轻人却能看到问题的更深处,很好,如果仅仅只是升官方便,他和徐远也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争夺了。

    “我下面要告诉的事,是朝廷的一个隐秘,你自己知道便可,切不可随意说出去。”

    无晋没有吭声,苏翰贞瞥了他一眼,便缓缓说:“由于前朝的东宫废立十分频繁,以至于内讧不断,最后灭亡,所以我大宁王朝在立国之初,便吸取了前朝教训,不准轻言太子废立,高祖在太庙内立下铁碑,太子非失德不准言废,同时给了东宫很大的自主权,太子一旦定为储君后,可拥有三权,一个是吏权,东宫属官太子有权任免;一个是军权,东宫六率府两万军队由太子掌控;另一个是财权,国库十之其一交与东宫,用于东宫的军饷俸禄。”

    说到这里,苏翰贞停了一下,问他:“你有问题吗?”

    “我不大明白,太子和储君有什么区别?”

    “太子不能参与国政,只能学习治国之道,但升级为储君后便可以参予国政,但升为储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太子须入东宫十年;其二太子须年满三十岁;其三帝君已年过五旬,这个三个条件太子殿下都已满足,所以去年初他便正式被册立为储君。”

    无晋点点头,“我明白了,大人请继续说。”

    “嗯!”苏翰贞沉吟一下,又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太子三权中最重要是军权和财权,没有足够的财力,军队就不能维持,去年太子被册立为储君后,这三权他都得到了,但从去年六月开始,户部就开始时断时续扣减东宫的财源,尤其年初杨皇后薨后,户部更是断绝了东宫的财源,太子几次上书皇上要求恢复东宫财源,上书一次,户部就给一点,最后皇上索性下旨,让东宫自己和户部协商,也就是说他不管这件事了,所以财源就成了东宫最严重的危机,没有财源,东宫就无法养军,最后军权就得被迫上交。”

    苏翰贞心情也十分沉重,他叹息一声,“不瞒你说,上次皇甫渠收买杨学艺的五千两银子我已交给太子了,我知道他的财力非常紧张。”

    “所以大人才会因此上任东海郡刺史,对吗?”

    “一点没错,太子不遗余力地参与了东海郡刺史之争,最后胜出,但这只是第一步,其次就是夺取东海郡的财权,因为太祖铁碑中写得清清楚楚,东宫税赋由各郡分送,大宁王朝的历代储君都是如此,储君册立后,户部必须把财权交还东宫,但户部尚书就是申国舅,他没有执行各郡分送东宫,而是户部先把各郡的税款全部收走,再由户部拨付东宫,明显是违反了太庙铁碑的规定,太子几次请求处罚申国舅违规,但皇上却装聋作哑,如果我能夺到东海郡的财权,我就可以直接将税款拨付东宫,不再由户部转拨,那么太子一年就会有三十万两银子的赋税,能很大程度上缓和他的财源紧张。”

    苏翰贞见无晋脸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不由笑了起来,“这下你明白了吧!户曹主事就是这里面最关键的一颗棋子,拿到户曹主事一职,我就掌握了东海郡财权,那么太子之位就会稳固很多,申国舅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我和徐远的争夺才会这么激烈。”

    苏翰贞一席长话,终于让无晋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知道今天自己必须得答应出手相助了,其实他也愿意帮苏翰贞做点事,以回报博彩时他对自己的帮助,但他不喜欢苏翰贞总是拿大哥来说事,明明是想让自己帮他,他却不肯直说,就仿佛生怕欠自己人情,或者怕面子放不下。

    当然,苏翰贞是一郡刺史,在自己这一介小民面前需要保持必要的官威或者是尊严,他理解,所以他宁可和苏翰贞做生意,大家都为了各自的利益,你帮我一次,我敬你一回,这样自己就能保持独立,而不会像大哥一样,成为了苏翰贞的心腹,他皇甫无晋可不想成为任何人的附庸。

    “苏大人,你需要我帮忙做什么,你就直说,我这人比较直爽,只要我能办到,我会尽力而为,而且我是商人,商人讲究利益交换,我既要回报上次博彩大人的相助,也要为下次求大人做好准备,所以大人不要有什么顾忌,尽管直说。”

    “好!我喜欢你的直率。”

    无晋把话挑明了,苏翰贞也放下了包袱,他其实是想趁机把无晋收为自己的手下,让他和惟明一起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无晋刚才的几句话,很明显不愿意依附他,只是为了和他利益交换,虽然有点失望,不过也让他少了几分顾忌,毕竟他们的目标是一样,把惟明先推上去。

    “既然想和我做生意,那你就要先拿出诚意来,我再问你一遍,黄峰被擒是你动的手脚吗?”

    卷 一 东郡风云 第五十四章 北市邂逅

    第五十四章 北市邂逅

    无晋微微一笑,“大人说是就是吧!”

    苏翰贞抚掌大笑,这小子,终于承认了,手段很不错啊!把这么多人都玩于股掌之中,或许他这次真能帮自己。

    这时,苏翰贞又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无晋,上次你给了我一份收据,最后让太子能成功扳倒敦煌郡王,也就是当今皇叔,太子对你们家族非常感激,专门写信给我,要我保护你们东海皇甫氏,我前天已经和你祖父谈过了,如果皇甫渠再敢敲诈你们,你们尽管告诉我,假如我不行,我也会请求太子协助,要知道御史台是掌握在太子手中,只要我们抓住他的把柄,那就可以轻松把他罢免……”

    无晋静静地听着,他不太明白苏翰贞为什么会说这些,这件事好像和户曹主事没有什么关系,但他知道苏翰贞不会无的放矢,一定是有所目的,他耐心地听着,一言不发。

    “可要扳倒皇甫渠,必须要有证据,我听你大哥说,你手中可能有一本皇甫渠受贿的清册,我希望你能把这份清册给我。”

    说了半天,是要皇甫渠的那份清册,无晋不由哑然失笑,直接说就是了,还绕一个圈子,他本来就是准备给苏翰贞的。

    苏翰贞的运气很好,这本清册就在他身上,无晋取出清册,递给了苏翰贞。

    苏翰贞大喜,他接过清册翻了翻,果然非常详细,一件件受贿的明细记录得清清楚楚,虽然不用原本,但不重要,只要找当事人核对得上,那真实性就不容质疑,如果这本清册落到了御史台手中,皇甫渠可真的就完蛋了。

    “苏大人,我只是有一点不明白。”

    无晋道:“皇甫渠已经出局,现在户曹主事实际上是苏大人和徐长史之争,这本清册和争夺户曹主事有关吗?”

    苏翰贞刚才已经给无晋说了朝中隐秘,他现在很信任无晋,便也不瞒他,笑道:“你或许不知道,无论是皇甫渠还是徐远,其实他们最后都是支持楚王,尽管路径不同,但最终利益一致,所以如果迫不得已,我可以用皇甫渠来交换户曹主事一职。”

    停一下,苏翰贞又笑了笑道:“当然,他们未必会答应,皇甫渠远远比不上财权重要,所以我这次暂时不想拿出来,留到以后或许再有大用。”

    苏翰贞要清册其实有更深意图,皇甫渠和皇叔的关系很深,说不定从皇甫渠入手,可以慢慢挖出皇叔皇甫逸表的隐秘,这本清册以后会有大用。

    无晋点了点头,“我明白苏大人的意思了,那苏大人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请尽管吩咐。”

    苏翰贞却没有急着告诉他什么事,他有些话早就想对无晋说了,今天正好有机会。

    苏翰贞喝了一口茶,这才注视着无晋的眼睛,缓缓问:“无晋,难道你真的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吗?像你大哥,他一心一意想往上走,想在官场上出人头地,想着有一天能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也不隐瞒我,我能理解,那你呢?你总不能一辈子当商人吧!要知道商人没有什么地位,像齐家那样的商人毕竟只有一个。”

    苏翰贞的语气非常诚恳,充满了一个长者对年轻后辈的关怀,“无晋,其实我最早认识的是你,你在船上给伊儿讲故事时,我就注意到你了,你身上有一种灵性,好像不属于这个时代,正是这种灵性让你与众不同,尽管你那时只是一个船员,但你身上这种难以言述的灵性让我感觉到你不会平庸,我一直在关注你,我不妨对你说句实话,虽然你大哥很有才学,也很精明能干,是我的得力助手,但我的个人感情上并不是很喜欢他,因为他心计很深,我已看出来了,相反我更欣赏你……”

    无晋也感到了苏翰贞语气中的一丝诚意,他脸上那种漫不经心的笑意消失了,轻轻摇了摇头,他苦笑一声,“大人,其实我也发现了大哥很有城府,但我认为那正是他更适合官场的表现,而我不适合官场,我不喜欢官场那种尔虞我诈。”

    “提高自己地位不一定非要进官场,比如你可以争取爵位,那可是比做官还要地位高,虽然它很难,但至少也是一种追求。”

    说到这里,苏翰贞又一次苦口婆心劝他,“无晋,我还那句话,你不能一辈子做商人,在大宁王朝,有钱并不等于有地位,你说你要帮助自己的兄长,我很赞赏,但你总不能一辈子都在帮助兄长,有一天他登上了高位,那你呢?你的抱负,你的归宿在哪里?无晋,我想你是聪明人,你应该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无晋默默地点了点头,苏翰贞说到他心坎上去了,他也一直在考虑自己该做点什么,上岸已经两个多月,他一直在考虑赚一笔大钱,这是来这个异世的第一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也渐渐发现商人确实没有地位,是他该有更高的追求,帮助大哥,那也只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并不是他的人生,或许苏翰贞说得对,追求爵位,提高社会地位,这也是一条途径。

    无晋在前世已经打拼了十几年,他对人生也有自己的体悟,很多时候,人生的追求是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一个小兵在入伍之初,他是不会想到自己将来能当将军,可是当他走到一定高度后,当将军的想法也就自然而生。

    他也一样,他现在想得再多也是枉然,更重要是要把眼前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厚积薄发到了一定程度,眼前自然就会出现属于他的人生道路。

    但不管怎样,苏翰贞对他的关怀使他心中异常感动,他抬起头,诚恳地对苏翰贞说:“多谢大人的关怀,我不会永远帮助兄长,我只会扶他步入官场,他以后更需要靠自己去奋斗,而我会走我自己的路,只是我现在的想法还不太成熟,需要完善,需要等待时机,但无论如何,大人的关爱之情,无晋会铭记于心。”

    苏翰贞点了点头,他很喜欢无晋,他总觉得无晋如果只做一个商人,那实在是有点太可惜了,虽然无晋不能为他所用,但至少他也希望无晋也有大鹏随风而起的那一天。

    既然无晋心中有想法,那他就不多问了,苏翰贞笑了笑,又回到了今天的正事上。

    “无晋,我现在有一件重要之事,只能是非你不可,我也刚刚接到江宁府的消息,江宁府也有太子的眼线,消息告诉我,很可能在明后两天会从江宁府来一个人,身上带有重要的文书,无晋,我希望你能替我截获这份文书,但最好又不要打草惊蛇。”

    无晋笑了起来,“大人,既要截获重要文书,又不能打草惊蛇,这样挺难。”

    “我知道很难,所以才说非你不可。”

    “嗯!”无晋想了想,或许能请黑米他们帮忙,他又问:“不知来的是什么样的人?”

    “具体是什么人我不知道,情报上说,很可能会是一个影武士。”

    权力斗争从来没有什么公平而言,权力是最稀缺的资源,而且很难共享,为了争夺这种稀缺资源,竞争各方的手段无不用其极,苏翰贞也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他和徐远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最激烈的竞争。

    苏翰贞虽然是刺史,但他却是新上任不久,在东海郡没有什么势力,反而是实力最弱的一方,无法和根深蒂固的长史徐远相比。

    尽管颇有势力的赵杰豪表面上是支持他,但赵杰豪是齐王的人,他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齐王的人身上,无奈之下,苏翰贞只好自己寻找力量,他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