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表哥 > 第四百四十六章 仪天冠

第四百四十六章 仪天冠

为三司使,影响力远超晏殊,刘娥不想在这时候朝堂出现什么乱子,所以才杀鸡儆猴,把晏殊这个即重要也不重要的“鸡”给杀了。

    不过晏殊被贬并没有吓倒薛奎这些人,反而更加激烈的上书反对,不过这时薛奎也学聪明了,他知道想要彻底打消刘娥进太庙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所以他就投机取巧,依然在拜礼下功夫,所以他向刘娥询问:“如果您进入太庙时穿戴如同君王,到时候您见到他们时,又该如何跪拜?”

    进太庙祭祖是皇帝的特权,所以刘娥在提出进太庙时,礼部官员提出刘娥要穿上子服饰,并且佩带子剑,这也合乎礼仪的要求,可以刘娥这一其实就是皇帝。

    也许是薛奎的进谏起到作用,也许是刘娥看到大臣们反对的这么激烈,所以也决定退让一步,所以最后刘娥也听从了薛奎的建议,那就是修改一下她进太庙时穿戴的龙袍与冠冕,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修改的就是龙袍,经过群臣的讨论,刘娥同意将自己穿的龙袍去掉一些图案,以此与真正的龙袍区别,第二个修改的则是配饰,也就是不再佩带子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头冠,冠冕一向都是古人身份地位的代表物,皇帝在盛大祭祀时所戴的冠冕又称为冕旒,所谓旒,其实就是五彩的丝绳,每旒贯1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寸,据冕旒是黄帝所制,只有皇帝才能佩戴,制作极为复杂精准,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不过刘娥为了让大臣们答应,也同意修改了一下自己戴的冕旒,她戴的冕旒虽然和子一样都是前后十二条旒,但旒上却不是皇帝用的五彩玉,而是女子常用的珍珠,礼部官员还为这个不一样的冕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仪冠”。

    虽然去掉了一些东西,但是在一般人眼中,刘娥这身衣服冠冕依然与龙袍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特别是刘娥在试穿这身衣服时,李璋和赵祯也被叫去观看,结果两人瞪大眼睛看了半,这才找出几样细微的不同之处,这还是因有赵祯本来就是皇帝,这身龙袍他也经常穿,如果换做别人,恐怕得给他一套真龙袍,然后玩“图片找不同”的游戏才行。

    随着刘娥这身特殊龙袍的制成,朝堂上有大臣们也终于接受了刘娥要进太庙的这个事实,毕竟他们都已经尽力了,现在除非是直接发动政变,然后把刘娥囚禁起来,否则谁也别想阻止她进入太庙。

    二月十一,李璋再次来到宫中找赵祯,明就是刘娥进太庙祭祖的日子了,只是李璋心中却越来越不安,因为这几刘娥的精神越来越亢奋,而且他私下里也从罗崇勋那里打听到,这几晚上刘娥几乎都没怎么睡觉,这也更加重了他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