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明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

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

    这样的顾虑,使王家屏,王锡爵,这两样性格刚直的阁老都没有反对,更不必提与辽阳关系十分亲近的许国许阁老了。三四中文

    “张惟功,封侯。”

    确定了很多事之后,万历终于下了决心,展颜笑道:“斩首三万,俘虏七万,牛羊二十万头,其余物资无算,甲仗如山,首级足可垒城京观,这样的功绩,封侯亦说的过去了。”

    众阁老默然,自嘉靖之后,文臣对武臣封爵几乎是采取绝不允许的态度,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功劳足够封侯,却始终未封,李芳等边将,在英宗和宪宗诸朝都够封爵了,在嘉靖末期到万历,却是都最终未能封侯,惟一特殊是李成梁,也是因为辽镇的特殊地位和李成梁超出普通边将的家丁实力,朝廷不得不拿出爵位来安抚这个强悍的边将,但那绝非出于乐意和鼓励武将的荣誉。

    后人很难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总喜欢自废武功,但事实上信息的不对称和出于安全的考量,过于强悍的武将并不为文官集团喜欢,甚至也不会为皇帝喜欢。

    边境可以吃点亏,只要有稳固的防御和厚实的城墙就好了,过于能干津明的武将和令行禁止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恶梦。

    这也是戚继光建议重整京营失败,练兵十万失败,五万失败,三万也失败的由来。

    在南方战场,面临倭寇祸乱南方半壁的危险时,允许戚继光练一些劲兵做战是可以的,但在京师,九边,这是绝对不可以答应的事,宁愿边防吃亏,也不要出现一个可以威胁政权的武装集团,这个信念,看似文官们的独断,其实是皇室与文官的共同认知。

    但在此时,压是压不住了,这样的殊勋再压下去,对整个军队和民间舆论都不好交代,好在已经先做出扶持辽镇的决定,而万历心里还有一个足以抗衡惟功的人选,他打算过一两年后,把李如松从宣府调到辽镇,接任辽镇总兵。

    李如松,亦虎将也!

    有李如松坐镇辽镇,还有李家和其嫡系的一两万津锐家丁,稳住现有的局面还是很容易的,有此一念,给惟功封侯,也就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殿中众人,包括皇帝在内,都是情不自禁的瞟一眼张惟贤,脸上都露出苦笑来。

    英国公府的这一笔帐,真的不知道怎么算法!

    朝中的风风雨雨,张元芳几乎一无所知,他不懂,亦不去打听,更不会关注。

    因为这种态度,辽阳的前前后后的事情,他几乎是一无所知。

    张惟贤派人去拿捕惟功,张元芳夫妻当然知道,但他们的心中,并不曾有太多的担心。

    辽阳的情形,惟功曾经向这两位尊敬的长辈提起过,雄师数万,士民归心,这样的情形下,辽阳方面肯定不会束手被擒,张元芳已经打定主意,不论惟功做什么样的决定,自己都是从内心支持,就算因为惟功而牵连于他,也是可以坦然接受。

    他们夫妻已经年过四旬,渐渐迈入老境,张元芳自己感觉已经很难有什么事情叫自己再度激动起来。

    除了回忆和怀念与惟功之间的亲情,已经再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