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19 诛灭沈家(下)

19 诛灭沈家(下)

    全文字无广告随着江禽回来的,还有一个人。(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江禽把他扔到荀贞面前,道:“荀君,这就是沈家的信使,城外十多里处被我们拿下的。问过他了,他沈家只派了他一人去洛阳。为稳妥起见,我留下了几个人,命他们继续往洛阳方向。”

    “!”

    荀贞招揽来的这些轻侠悍勇者居多,心思缜密者不多,江禽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也因此,荀贞才把拦截信使的事儿交给了他去办。他也的确办得不错。不仅很快就把信使抓来了,还很细心地继续遣人。荀贞示意程偃、刘邓把这个信使拽起来,打量了两眼,见他发髻凌乱,鼻青脸肿,显是吃了不少苦头,道:“足下既被沈驯委以送信求援的重任,想来定是沈驯的心腹了。”

    这人不话。

    “我也不为难你,只借你一样东西用。”

    江禽以为他的是求援信,忙从怀里取出,呈交上去,道:“三郎过了,这封就是沈驯的求援信。”三郎,是轻侠中识文断字的一个。荀贞点了点头,接过来,也没,问那个信使:“你愿意借给我么?”

    江禽心道:“原来不是要求援信。”转过目光,瞧这信使。这信使不愧沈驯的心腹,不笨,又有身为俘虏的自觉,猜出了荀贞的意思,面色灰败。

    荀贞笑道:“来你已猜出了我想借你何物。”

    这信使跪倒地,叩头求饶:“人只是奉命送信,绝非有意与督邮作对!求督邮饶人一命。”江禽恍然,想道:“原来荀君是想借他的脑袋一用!”程偃、刘邓诸人目露凶光,将腰刀拔出一半。这信使越发害怕,不要命地磕头讨饶。

    “你要想活命,也简单,只需回答我两个问题就即可。我只怕你不肯老实回答。”

    “督邮管请问,只要能饶人一命,人知无不言,言无不。”

    “第一个问题是:院内有多少人?”

    “人走时,院里共有六十多人。”

    “第二个问题是:都是什么人?”

    “有家君的族人,有宾客、奴婢,有从市上冶坊里召来的铁官徒。”

    “铁官徒?”荀贞心中一动,暗中想道,“难怪院中的那些壮汉不似寻常侠勇,原来是铁官徒。”

    刚才沈容进宅时,他趁机向院里了一眼,时间虽短,却也发现守院中的那些壮汉似格外有一股死气。这种死气,大多只会出现彻底不把死当回事儿的亡命徒身上。他以为这些人都是沈驯豢养的死士,如今来却应该就是铁官徒了。

    铁官徒,顾名思义,即铁官(官办冶坊)里从事开采矿石和冶铁产的刑徒。

    两汉采铁,用的方法是掘井取矿,“掘地深数百丈”。这种地下作业,直到荀贞穿越来的时代还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何况当下?常年与危险、铁、火、炼炉爆炸打交道,身又是刑徒,朝廷对他们的管制又是非常的严格残酷,这铁官徒的剽悍亡命可想而知了。

    前汉时,便阳城,有过一次铁官徒暴动,一百八十个人“经历九郡”,官军不能制,后竟致使朝廷派出了丞相长史和御史中丞这样的大臣亲自带兵镇压,方才失败。

    荀贞打算只问两个问题的,被“铁官徒”三个字勾起了兴趣,不免要多问一些了。他又问道:“有多少铁官徒?”

    “二十多个。”

    “整个颍川郡,只有阳城有铁官,偌大一个铁官,只有这二十多个铁官徒?”

    “不是。人听家君过,铁官里共有吏、卒、徒上千人。”

    “我听沈驯自开的也有冶坊,他自开的冶坊里有多少人?”

    “也有近千人。”

    “那为何他只召来了这二十多人?”

    “铁官和人家君自开的冶坊都不城中,铁官‘负黍聚’和‘营里’,家君自开的冶坊城外二十里处。城中只市上有一个不大的冶铁作坊,这二十多人就是从那作坊里召来的。”

    “铁官和自开的冶坊都城外……,这二十多人是从市上的作坊里召来的。”荀贞心头咯噔一跳,脸色微变,不过很快恢复过来。

    他扭头望了望里门处,似漫不经意地再又问那信使:“沈驯自开的冶坊离城二十里。铁官呢?离城多远?沈驯派去给铁官和自开冶坊送信的人,是不是应该已经到了?”

    信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铁官离县城远近不一,‘负黍聚’离城三十来里,‘营里’离城近四十里。全文字无广告家君派去给铁官和自开冶坊送信的人是与人一起出城的,估算路程,去给铁官送信的人应该还没有到。”

    “也就是,去给他自开冶坊送信的人应已到了?”

    “差不多。”

    许仲、江禽、程偃诸人闻言,无不失色。程偃揪信使的领子,喝道:“沈驯那畜产还派了人去城外铁官和自开的冶坊?”

    戏志才嘿然,道:“这沈驯,你他是胆大,还是胆?”要他胆大,他害怕荀贞这个督邮;要他胆,他为顽抗,不惜擅调铁官徒和自家的冶工。只能,物极必反,胆到了极限就是疯狂。又或者沈驯到底是个商贾的出身,不知道擅调铁官徒进城是何等严重的事情。

    李博颤声道:“他、他、他竟敢擅调铁官徒和自家冶工进城?数百、上千的铁官徒一旦被放进城来,谁能管束?……,他就不怕申屠圣之事再现於今日么?”申屠圣,就是前汉那次阳城铁官徒暴动的首领。

    当闻知沈驯遣人去洛阳送信时,荀贞因有“大不了亡命弃官”这个坏的打算,还不是太过紧张,可是现,意外地问出了沈驯居然还派了人去铁官和自开的冶坊里调集铁官徒以及自家的铁工后,他的手一下就握紧了。

    固然,铁官里还有铁官丞。铁官不的时候,铁官丞就是高长吏,这个铁官丞也许会知道事情轻重,不会遵从沈驯调人的命令,可万一他不知道轻重呢?又或者即使他知道轻重,没派铁官徒来,可沈驯自家的冶坊却派了人来呢?这信使,铁官里共有吏、卒、徒上千,沈驯自开的冶坊里也有近千人。李博所言绝非耸人听闻,一个处理不,真的会酿成大乱的。不但荀贞会死,这满城的百姓怕也会深受其害。

    江禽咬牙道:“这沈驯竟如此胆大妄为!荀君,请你下令吧,禽请为先驱,这就杀入院中,取了他的人头,悬挂城楼!有哪个冶坊的铁官徒敢进城半步!”

    戏志才道:“伯禽所言极是。这铁官徒是绝不能放入城中的。眼下之计,唯有……。”他瞟了一眼信使,接着道,“唯有两个办法。”

    “哪两个办法?”

    “一个活办法,一个死办法。活办法就是劝沈驯,叫他再派人去铁官和自开的冶坊,取消调令。死办法就是伯禽的,攻入沈家,取下沈驯人头,悬挂门楼,阻退来者。”

    “依卿来,现下该用哪个办法?”

    “先试试活办法吧。”戏志才顾望了几眼沈家宅院,故作为难,道,“沈家宅内有六十多人,又高墙坚门,攻之不易。能不攻打,还是不攻打为。”

    江禽、程偃、刘邓,包括沉稳如许仲,俱皆不满。

    刘邓嗔目叫道:“便有六十多人,便有高墙坚门又如何?不快点把沈家取下沈驯的人头,悬挂城楼,威吓来者,难不成,还要坐视等那几千铁官徒进城么?”

    戏志才没有理他,轻轻拉了拉荀贞的衣服。荀贞知他这么必有深意,思忖道:“沈驯欲调铁官徒进城,似胆大妄为,分析其心态,根子却还是胆怯上,指望三言两语把他服,必是不能。志才不会不知道这点。他既然知道这点,却还这么,料来应是想通过这信使的嘴,让沈驯知道我们并不想强攻。……,可是,他又为何想要误导沈驯?”很快猜出了戏志才的用意,“……,不外乎是想麻痹他,令其大意,然后趁其不备,发起突袭。”

    许仲不话则已,一话就惊人。

    他指着沈家宅外堆积的柴火,建议道:“荀君,这沈驯怕是不被服的。不过,戏君的也不错,这沈家内有人守,外有高墙,确实也不速战速决。以我之见,也不用去服他,也不必强攻,不如干脆再集些柴火来,一起点燃,投入墙内,把这沈家一把火烧了算了。”

    信使听得胆颤心惊,差点大叫阻止。

    他家也这个里中,离沈家不是太远。已经连着十几天没下雨了,天干物燥,今儿太阳又刚晒了一整天,这一放起火来,倒霉的不止沈家,整个里恐怕都会陷入火海。

    李博考虑到了这点,忙出言阻止。刘邓怒道:“里中已无百姓,便算把整个里烧掉,也总强过等几千铁官徒进城后,咱们百十人陷此地!”半跪地,请命,“荀君,请下令吧!”

    荀贞了刘邓,又了许仲、江禽、程偃、李博等人,后又了戏志才,惊奇地发现他竟嘴角微笑,镇定自若,不由心中佩服,想道:“我是因为知道黄巾将要起事,故而不怕权宦报复。志才只是一个寒家士子,只为了报我的‘知己之恩’,就提着脑袋跟着我来整治郡北。刚到阳城,才开始着手不,就接连遇到骤变,连许仲、江禽也沉不气了,连我也有点害怕了,他却依然若无其事。真是虎胆啊!”

    他经过西乡的两年历练后,不管是城府、胆色还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