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一世富贵 > 第214章 蜡丸

第214章 蜡丸

一口喝下。还了碗,向谭虎叉手行礼:“谢机宜好酒!”

    谭虎点了点头,让等在一边的军医上前包扎。

    蜡丸是写好之后用蜡包裹,以防水湿,而后由送信人缝进自己肉里。这种办法送情报代价不小,当然保密性也高,除非碰上特殊的意外,不然多能安全送到。

    谭虎取了蜡丸,去了蜡衣,交到徐平手里。

    徐平接过来看了一遍,信里原来是韩琦向自己说明泾原路对天都山的布置。因为时间紧急,两路中间又有六盘山阻隔,山中多生羌,只好采用这种办法。如果按照正常的公文传递路线,绕到小陇山去,则路途过于遥远,就没有了时效性。

    看罢信中内容,徐平对刘易道:“你来时,韩经略还有没有其他吩咐?”

    刘易叉手:“经略言,军情如火,公文往返已经来不及。都护如果有吩咐,可径送任福军中,或送经略司参军耿傅处,他们自会遵令而行。”

    徐平看了看谭虎:“若是我这里前去送信,以何为记?”x2

    刘易指着身边的一个中年大汉道:“韩经略已经备了人手在这里。在下负责送密信来都护处,取出信后,身上有伤,急切间不能再纳蜡丸。这一位与我同是经略司准备指使,名为董士廉,可以送信。董兄与都护军中大将刘沪相识,是靠得住的人。”

    徐平点了点头,心中隐约猜到了这几个人的身份,让谭虎先带这几个人下去休息。

    准备指使是经略司属官,按照正常编制三人左右,以供奉官以下小使臣充。不过战时经略司可以自辟属官,给一些不在编制内的人安上这么个名头而已。最开始见到刘易徐平就有一种感觉,等到说起董士廉认识刘沪,徐平就明白这几个人其实是关中游侠。

    关中多游侠儿,这些人不愿受到约束,又喜好功名,大战一起,很多人便到边路帅府大将以及要害关隘处,谋一个差使。如果有了军功在身,借此谋一个出身。

    这种人很多,其实未叛宋前的张元和吴昊也是。他们的反叛也正说明了游侠的一个特点,即热心于功利声望,对国家、民族的意识却相对淡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徐平这里收留的这种人很少,偶尔来的几个,多被徐平安排在了纳质院做教头,偶尔帮着秦州衙门做些杂事。但在其他路,这种人非常不少,名头最大的姚嗣宗甚至来往于几路帅府。

    帅臣收留这些游侠人物,倒也未必是多么看重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希望因为自己怠慢,导致他们跟张、吴二人一样叛国投敌。

    董士廉和刘易跟以前的张元、吴昊一样,常年在边境地区游走,希望得到边疆将帅的赏识,立军功搏出身,也是由此认识刘沪。韩琦派他们做信使,倒是人尽其材。

    ≈x25b2;≈x624b;≈x673a;≈x4e0b;≈x8f7d;app≈x770b;≈x4e66;≈x795e;≈x5668;≈xff0c;≈x767e;≈x5ea6;≈x641c;≈x5173;≈x952e;≈x8bcd;≈xff1a;≈x4e66;≈x638c;≈x67dc;app≈x6216;≈x76f4;≈x63a5;≈x8bbf;≈x95ee;≈x5b98;≈x65b9;≈x7f51;≈x7ad9;≈x25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