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93章 肾虚

第293章 肾虚

    七月中旬,杨镐劝说刘招孙将正妻杨青儿招至京师。

    老丈人给出的理由颇为充分:

    依大明礼制,新皇登基,一品诰命夫人须进京师觐见皇帝皇后。

    刘招孙当然知道,这是岳父大人为平衡女儿与金虞姬实力而想出的主意。

    不知不觉,刘招孙与正妻已经阔别半年。

    除了金虞姬,现在他心中最思念的人便是杨青儿。

    虽然知道杨镐在打小算盘,不过他还是派人回辽东接杨青儿入京。

    金虞姬携女重返京师后,备受宠幸。

    裴大虎、吴霄、林宇(已不在京师)、沈炼四人对金氏母子有救命之恩。

    从登州逃回京师的路上,这些人已经不自觉形成了某种利益联盟。

    除了四人组,前兵部侍郎徐光启、蓬莱知县葛业文、朝鲜将领金应河等人也都支持金虞姬。

    杨镐这个官场老狐狸,一眼便看出金虞姬势力膨胀,已经严重威胁到女儿的正妻位置。

    回到京师后,杨镐立即拉拢各派势力。

    有了平辽侯丈人这个金字招牌,很多人都要给杨镐几分面子。

    从六部京官到旧部,在杨镐威逼利诱之下,都开始加入他的麾下。

    到杨青儿抵达京师前夕,开原各路势力经过多次分组融合,终于演化为五个派系,分别为:

    第一、葛业文、徐光启、裴大虎、林宇、吴霄、金应河(朝鲜势力)组成的金虞姬派系,简称金党;

    第二、乔一琦、袁崇焕、孙传庭、邓长雄、茅元仪等开原元老,他们属于稳重派,是最有实力的一派;

    第三、杨镐为首,康应乾、王化贞、王在晋以及诸多投降明国将官组成的诰命夫人党派,简称后党,是五个派系中的新兴势力;

    第四、戚金、王二虎、康应乾、吴阿衡、杜度、布尔杭古等人组成的鹰派,是五个派系中最激进的一派,取代大明攻打日本安南都是他们的主意。康应乾被流放后,鹰派消停了很多。

    第五、森悌、马士英、谢阳、雷匠头等训导官和民政官组成的宣教民政力量,他们是五大派系中实力最弱的一支,不过作为平辽侯的传声筒,他们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目前,这五派都对平辽侯忠心耿耿。

    当然,在对外方针,利益分配方面,不同派系之间还存在一些分歧。

    随着平辽侯晋升监国,距离登基称帝一步之遥,金虞姬和杨青儿两派的争斗开始浮现出来。

    当然,两个女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斗争。

    杨镐借口诰命夫人朝觐,提出准备把女儿从开原接到京师。

    这一做法,将金党后党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矛盾激化。

    这次,杨青儿不是一个人过来的。

    跟她一起来的还有绝世美人张嫣。

    这是康应乾的主意,这个老滑头现在人在沈阳,却还想握住权力不放手。

    康应乾的计划是,通过张嫣联合杨青儿,从而与杨镐合作,一起对抗金虞姬,伺机东山再起。

    站在杨镐角度,他自然也愿意扶植一个没有根基的平民之女,利用张嫣来对付如日中天的朝鲜妖姬。

    沈炼独立于各派之外,通过暗中调查密切监控,将这些权力斗争的情况悉数禀告平辽侯。

    刘招孙表现的很佛系。

    只要不闹得太凶,他便不会去过多干涉。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党争。

    堵不如疏。

    在平辽侯奏请下,参与靖难之役的将官都得到封赏,连破山海关后陆续投降的明军,也得到晋升。

    邓长雄被加封开原副总兵,王二虎升为铁岭总兵,戚金、吴阿衡分别被升为广宁、复州总兵。

    反正这些都是虚衔,朝廷赏赐起来就像批发一样,一点也不吝啬。

    除了武将,开原文官也得到晋升,乔一琦孙传庭也在六部任了虚职,杨镐官复蓟、辽总督,赐尚方宝剑,这样一来,他这个杨经略终于名副其实、

    杂务告一段落,刘招孙终于可以好好陪陪金虞姬母女。

    他给女儿取名刘雨菲。

    取自《诗经·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这首诗讲的是百姓不堪统治者压迫,冒着生命危险逃亡的故事。

    刘雨菲出生后,母亲为逃避官府追杀,带着她逃出文登。

    逃亡沿路坎坷艰辛,正契合本诗意境。

    “官人对《诗经》这般了解,要是生个儿子该取名什么?”

    刘招孙搂住金虞姬,夫妻两人耳鬓厮磨,一番温存。

    “若生个儿子,就叫他刘狗蛋,刘大锤·····”

    金虞姬噗嗤一笑。

    “生儿子多没意思,我以前被康应乾他们牵着鼻子走,连入洞房都要被人下药,以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做主,不能让旁人乱了方寸。”

    “夫人不是说过,小时候羡慕有爹娘的孩子,将来有了女儿,必加倍疼爱,本官一直记得的。”

    “妾只是随口一说,官人却都记下了,真好。”

    金虞姬听说起康应乾,忽然想起这位元老现在已被发往辽东。

    “康监军追随多年,一次犯错便发配,是否太不近人情了。”

    刘招孙心中感动,康应乾向来与金虞姬不善,没想到夫人还能为他说话。

    “夫人不知,不是第一次犯了,这次必要给治一治,让他长个记性。”

    金虞姬想了片刻,又道:

    “官人,林兄弟人呢?”

    卫兵林宇因杀害信王府卫士,被平辽侯判决斩首。

    后来,在一众人等苦苦求情下,刘招孙决定免其死罪,监禁五年。

    “官人,那王府卫兵飞扬跋扈,殴打流民,顺天府知县都看到了,林宇出手相救,无意伤人,何错之有?”

    刘招孙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金虞姬知道夫君脾气,也知开原军律森严。

    可是,想起当日从文登逃回来的路上,林宇在威海卫鹰嘴港,挥舞一杆狼牙棒,独挡追兵,在敌阵中七进七出。

    简直是赵云一样的人物。

    金虞姬忍不住要替这个卫兵求情。

    刘招孙假装为难道:

    “我知他救过你们母女,也知那个信王府卫兵是怎么死的,可是军法无情,不能因为是我的亲随,就当做没发生,否则我以后如何服众?”

    刘招孙叹息一声,眼圈有些红晕。

    金虞姬环顾四周,见周围没人,压低声音道:

    “官人,你不是要派金应河去朝鲜对付倭寇吗?不如把林兄弟也派去,那边没人认得他。”

    刘招孙哈哈大笑。

    金虞姬一愣。

    刘招孙捧着她脸蛋儿,笑说:

    “我与夫人心有灵犀,放心,早派他去朝鲜了,我让他配合金将军,调查开原商人被杀之事,还有。”

    刘招孙继续道:

    “他们这次去朝鲜,和徐霞客一起,挑选合适的港口,为大军登陆倭国做好准备。”

    “登陆倭国?”

    金虞姬原以为夫君说讨伐倭国,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战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朝鲜人,她对倭寇的印象还停留在壬辰之乱期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