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左 > 第371章 离谱

第371章 离谱

  天真的孙元化果然再次上当,急切地道:“瑞图,难道你真要铸下无法挽回的大错吗?快快收手,莫要自误啊。”

    孔有德从眼眶了挤出几滴眼泪,跪倒在孙元化面前。

    “大人,倘若瑞图孑然一身,纵使被朝廷千刀万剐也无怨无悔。可是我东江数万兄弟身家所在,不可不虑啊。”

    孙元化痛哭叹息,浑身无力。

    “你待如何?”

    孔有德忙打起精神,小心蛊惑。

    “大人,我们兄弟实非真心背叛朝廷,可朝中奸逆横行,谋算不止。为今之计,我们兄弟倒是想了一个办法。还请大人修书一封禀明朝廷,我兄弟等只求活路一条,并无二心。从今以后,只恪守登州一地。朝廷倘若应允,则我兄弟发誓永不侵扰山东他处,而且年年纳贡献礼。朝廷有召,莫敢不从。”

    意思很明显,叛军打算割据登州,自成一国。只要朝廷答应,则叛军便停下攻伐的脚步,依旧承认是大明的一部分。

    这明显是痴心妄想,鬼知道孙元化是怎么想的,居然还真的给余大成写了书信。

    孙元化是不是很蠢?

    还有更加荒唐的呢。

    信到余大成的手里,他居然认真考虑了……

    “大人何其愚也,这乃叛贼拖延之计罢了。大明正朔天下归心,岂容国中之国?为今之计,我等与叛贼,不死不休。”

    王道纯的手里有精确的情报,知道叛军如今已经势大难制,正需要叛军打的更加凶猛一些,方才符合他的谋算,怎么可能坐视朝廷与叛贼媾和?

    余大成见自己的心思被驳回,更加没有了头脑。

    “哎,本官束手无策,诸般事宜,尽付尔等好了。”

    说罢,他就回转后院,真的就撒手不管了。

    不一会儿,后院隐约传来了木鱼敲击的动静。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

    朱万年顿足大怒。

    “这个白莲都院……”

    王道纯内心窃喜,表面沉痛。

    “事已至此,莱州安危,全靠朱知府运筹帷幄了。”

    朱万年怎知他的险恶心思,坚定地道:“请大人放心,有本官在,莱州万无一失。”

    莱州是没事,可是莱州和登州之间的门户黄县,就在孙元化给余大成写信的前一晚,落入了叛军之手。

    此时黄县的守将是莱州参将张奇功,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本应离任致仕。听闻东江镇叛乱,张奇功主动请缨守卫黄县。

    可昏聩无能的余大成只给了张奇功三百老弱士卒。

    张奇功无奈,只好在城内招募民壮守城。

    叛军攻城后,张奇功拼尽全力支撑,小小的黄县居然挡住了叛军两日的狂攻。

    可到了元月十三日,黄县再也守不住了。

    明知大势已去,张奇功依旧选择奋战,持刀杀入敌阵,连杀叛军十数人后,最终力竭,身死殉国。

    残忍的叛军对他恨之入骨,竟然将他的遗体肢解。

    大明不是没有忠臣良将,却只能用自己的一腔忠血书写悲歌。

    黄县失守,莱州门户大开,叛军的兵锋直达城下。

    直到这时,朝廷才终于明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崇祯火速下旨,罢免余大成,下狱问罪。同时启用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谢琏为登莱巡抚。

    这两人的任命,代表着朝廷中主战派彻底压倒了主和派。

    徐从治和谢琏接到任命后,火线上任,立刻督促三路援军奔赴莱州。

    元月二十八日,援军抵达莱州府治掖县八十里外的新城镇,迎头和叛军撞上。

    此时叛军有骑兵五千人,步卒一万多人,红衣大炮三十多门,西洋火炮三百多门。

    反观明军,虽然号称三位总兵官东征,然而总兵力仅仅五千出头。

    看到叛军铺天盖地压来,杨御蕃等人头皮发麻。

    奈何两大巡抚亲自压阵,他们想要撤退都不行,不打也得打。

    最终,经过商议,杨御蕃和王洪分别列阵。

    王洪率领的天津兵驻守在新城附近的山上,居高临下,与杨御蕃部护卫照应。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