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十章 招兵

第十章 招兵

“太孙殿下,卑职这就去办。”

    唐县令召集起三班衙役,写好告示,分派人手四处张贴诵读。

    之所以要将告示上的内容读出来,是因为这时代的农村人大多都不认字,若是没人将告示内容讲明白,这告示就等于白贴。

    整个房山县也没有多大,两天时间整个县城都知道了太孙殿下要在房山县招募亲卫。而且给出了丰厚的报酬,这让终日劳作也吃不上几口饱饭的黔首百姓萌生了去试一试的想法。

    可是太孙的兵待遇是好,条件也很苛刻。

    所有应征者必须是三代没有作恶的良家子,必须要有乡邻作保,而且年龄还卡在了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

    这两个条件就淘汰了大半,剩余条件合适的青壮除了少部分不愿意当兵卖命的,大部分青壮都涌向房山县城。

    朱瞻基将征兵点设在了县城东门外,征兵点立着一根五尺多高的木桩,前来应征者矮于木桩者全部淘汰。

    经过身高初选的青壮在锦衣卫的指挥下排列好队伍,朱瞻基一声令下,所有通过初选的青壮全部绕着房山县的夯土城墙跑两圈。在一刻钟的时间内跑完(半个小时),完不成者继续淘汰,这些老实听话的农家子弟也不知道当个兵为啥要绕着城墙跑,却没有任何人敢于提出质疑。

    房山县城周长五里,典型的五里之城,两圈下来就是十里地,在一刻钟的时间跑完需要的不仅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耐力。

    这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以大明农村百姓的生活水平,身体素质好的真心不多。两圈下来又淘汰掉一半的青壮,能够在一炷香时间跑完两圈的青壮经过清点只有五百多人。

    朱瞻基知道这已经是整个房山县的精华所在,大明与他梦中所见的那个时代差的太远。

    这样的两圈十里路,那个时代随便一个青壮年都能在一炷香的时间完成。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朱瞻基审视着这些通过考核的新兵,大声说道:“恭喜你们通过了本宫的新兵考核,接下来你们将和本宫一起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今天本宫准你们一天假,你们带着安家银子回家与家中亲人告别。明天这个时辰来到这里,只有准时来到这里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本宫的兵。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青壮们参差不齐的回答。

    “既然大家都听明白了,都去唐县令那里登记造册,所有人凭着户帖领取安家费。”

    一听说马上就要发给银子了,青壮蜂拥而上挤到唐三任的书案前,都想第一个领到银子。

    这些农家子弟活这么大,见过银子的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黔首百姓接触到的都是铜钱。

    看着乱哄哄的人群,朱瞻基冷笑一声命令道:“锦衣卫给本宫打,从现在开始就要给他们立好规矩。”

    虽然只是一个小旗的锦衣卫,但是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的装扮就让普通百姓不敢造次。

    一顿棍棒下去所有人都老实了,青壮们才明白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终于整理好队伍,五百多人排成五队,逐个进行登记,确保每一个人的信息都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