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四十二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

第四百四十二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

还很难说,甚至能不能守住玉门关,都有很大的问题。

    继续死守康城,跟西域联军正面硬刚,虽然可以拖住西域联军前进的步伐,可是,后方怎么办?

    依靠西洲和沙洲的守备军,是很难挡住燕王的十五万大军的,就算朝廷派人来解决这件事,也是需要时间的,而西征军已经没有时间了。

    更重要的是,燕王会不会趁着西征军跟西域联军硬刚的时候,背后搞偷袭,趁机拿下西洲和沙洲,直接奔向玉门关,趁着西征军还没有后撤,朝廷兵马未到之前,趁机拿下玉门关,兵峰直指中原呢?

    如果这个结果出现的话,那西征军继续死守康城,还有什么意义。

    大炎王朝人才不少,武将也不少,可是,现如今,能用的武将基本都用上了,北方有镇北大将军夏侯拓大将军,南方有武英叡大将军,东方有不良将秦惠,西北有殷元魁这个大将军,可是,此次之外,朝廷已经没有其他的大将军了。

    当然了,大炎王朝还有几名大将没有拿出来,三大不良将还有两位,另外就是仆射房巨鹿还没有出现,可是,这三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能动用的。

    房巨鹿年事已高,其在军中的威望是很大的,可是,让这样以为八十多高龄的老人,披甲上阵,这不合适,如果真的让房巨鹿也披甲上阵的话,那真的是大炎王朝无人可用了。

    至于说剩下的两位不良将,一个负责镇守京城,一个负责镇守京城以外的地方,稳固大局,如果让他们出面,那京城和其他地方的局面,谁来把控?

    除了这三位大将之外,朝廷当中的其他武将,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堪大用,一来,他们资历太浅,不足以服众;二来,他们的统兵才能如何,尚未可知,虽然个个都能说会道的,看似很牛皮,可是,万一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呢,一旦用错了人,不但不能把局势变得更好,反而会让局势变得更糟糕。

    殷元魁虽然常年驻守东海,可是,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他也是很清楚,如果说,在这个时候,还有谁可以用,而且可以大用的话,那只有一个人。

    罪民李建泽,昔日的二皇子,也是后来的秦王。

    在当今圣上炎武帝这一代人当中,论文采,论气度,汉王李建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李建业在世的时候,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对其赞赏有加,只可惜,当年在玄武叛乱之后,汉王自刎与皇城之上。

    但是,要论起领兵打仗,而且敢跟五位大将军并驾齐驱,敢跟镇国大将军许淳,正面硬刚的,只有秦王李建泽。

    李建泽从小就是在军营长大的,虽然也依照祖制去往纵横书院求学,但是,他学的确实兵家之法,从纵横书院出来之后,他更是直接去往了北方,给当年的许淳担任副将,而在许淳卸任之后,夏侯拓执掌镇北军之后,他已经是副将,其在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

    后来,李建泽回到京城,更是掌管了京城的数十万大军,负责镇守整个京城,如果不是许淳回到京城,被封为镇国大将军的话,李建泽的威望还要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皇帝在年轻的时候,要跟兄弟斗,要跟父皇斗,在登基之后,他要跟臣子斗,继续跟兄弟斗,还要跟儿子斗,一般他们是不会让哪个儿子掌管兵权的,可是,李建泽却掌管了兵权,而且还是京城的兵权,由此可见,先帝对李建泽何等的看重。

    十五年前,玄武叛乱发生之后,作为三大领头人之一,汉王李建业兵败自刎,这不用多说,而镇国大将军在乱军当中,被就地诛杀,也不用多说,唯一活下来的只有李建泽。

    按理说,既然选择了叛乱,李建泽应该被诛杀才对,可是,并没有,当时炎武帝要诛杀李建泽的时候,站出来给其求情的大臣很多,其中有不少老臣,更是选择了死谏,撞死在金銮殿上,就是为了保全李建泽的性命。

    真正让炎武帝不敢杀李建泽的,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镇北军大将军夏侯拓,还有镇南大将军武英叡,分别上奏,为其求情,恳请炎武帝留李建泽一命。

    文人求情不可怕,大不了,他们就是以死相谏而已,可是,武将求情就不一样了,说是求情,不如说是威胁,要知道,当时的镇北军,可是刚刚打了大胜仗的,兵威正盛的时候,如果炎武帝不给对方面子,那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了,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炎武帝留了李建泽一命,只是把其贬为庶民,发配去守皇陵而已。

    当初,炎武帝不是没有想过要把李建泽发配到其他地方,可是,到底发配到哪里呢?

    北方肯定不行,一旦李建泽去了北方,那无疑是放虎归山,南方也不行,理由也是类似的,至于说西北,地方倒是不错,可是,万一他选择投敌该怎么办呢?而东方,炎武帝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最终,思来想去,还是把李建泽留在身边,他亲自盯着比较妥当,也由此可见,李建泽在大炎王朝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可怕,哪怕是贵为天子的炎武帝,也对其十分的忌惮。

    殷元魁思来想去,在这个时候,能够站出来掌控大局的,也只有这个李建泽了,但是,炎武帝会不会用,敢不敢用他,如何用他,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李建泽会不会听从炎武帝的命令,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李建泽可是曾经反叛过的,如果让他重新掌管兵权,那对炎武帝的威胁是巨大的。

    当然了,这些事情暂时都不是殷元魁可以操心的,他现在主要操心两件事,一件事是西征军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另一件事就是许一凡现在怎么样了。

    西征军该何去何从,这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暂时多想无益,而许一凡怎么样了,才是眼前最关键的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跟许一凡的相处,殷元魁已经看出了许一凡的不凡之处,他知道许一凡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是一个能做大事儿的人,其不可能对眼前的各种情况不知情,或许,他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说不定呢。

    当然,如果只是许一凡这段时间表现的出来的各种才能,他最多是欣赏并且重用许一凡罢了,真正让殷元魁如此重视许一凡的,还是之前他跟汤芮的一场谈话。

    在那场谈话当中,汤芮提出了对许一凡身份的重新猜测,抛开许一凡是叛将许淳之子的猜测不去说,单单从炎武帝对许一凡的暧昧的态度,还有不良人对许一凡的态度,甚至方士对许一凡的态度,都可以看出,许一凡的身份绝对不是一个叛将之子那么简单。

    大炎王朝周遭已经狼烟四起了,可炎武帝却在这个时候,还让人不遗余力的去寻找大皇子,这本身就很奇怪,这让人很容易把大皇子和许一凡联系到一起来。

    殷元魁身处高位,知道的隐秘很多,而想到的事情也很多,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抛开这些猜测不去说,单单就说许一凡这段时间,在康城的所作所为,都必须让他严肃对待许一凡,要知道,现在的许一凡已经跟之前的许一凡不一样了,他在西征军当中的威望,可是隐隐的要超过他这个大元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