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国贼 > 第二百七十三章清君侧

第二百七十三章清君侧

又不是没有朝廷亲藩,清君侧这种事朱棣做的,德王为什么做不得?

    “啊……这?”

    适才被李兴之训斥过的张武懵了,这不就是换汤不换药吗?一个你自己举旗起事,一个是推出一个朱家傀儡放在台前,自己躲在幕后当曹操,这还不是要造了朱家的反?

    说实话,李兴之也想捋起袖子举旗单干,毕竟立一个傀儡,将来再行废立之事,这名声也好不了多少,君不见曹操、董卓、王莽等窃国大盗被批判了多少年,甚至编成了戏曲,在民间流传。

    只不过,现在忠于明朝的人,仍有很多,在历史上,清军入主中原后,国内忠明的势力还坚持了十六年,更不用提躲到台湾的郑家还有流亡在缅甸的兴朗政权了,在建奴未灭之时,李兴之也不想国内打成一锅粥。

    “德王殿下肯答应此事?”

    杨基新投不久,对靖北军内部的情况还不是过分了解,只听说德王在蓬莱做客,根本没想到李兴之居然掳掠了一个国家亲藩。

    “呵呵,杨先生放心,事关他朱家的社稷,德王殿下定然会同意的,大帅,咱们不光要请德王出面,还要请圣公为咱们起草靖难檄文,如此则名正言顺矣!”

    宋广坤哈哈大笑,有一个国家亲藩出面靖难,再加上一个天下文宗之首的檄文,这清君侧的事就是正义之举,天下谁敢质疑?

    “宋先生说的好,不过圣公被东虏掳掠,这事咱们还要从长计议。”

    宋广坤的提议是好,可是曲阜被东虏攻破已经是天下皆知,靖北军更是借了救回圣公的幌子,诓骗了朝廷五十艘战船和上百条运输船,这事必须要圆过去,否则一旦处置不当,自己反而会惹得一身骚。

    “这有何难,咱们出师辽东,打破一两个堡垒,收复一两个州府,再公告天下已经救回圣公,这事就算成了。”

    军情司大使李有才起身进言,在他看来,只要牢牢控制住孔胤植,那就能控制天下舆论导向。

    对于李有才的建议,李兴之有些犹疑,自己一旦出手,洪太断不敢全力攻打锦州,那朝廷精锐犹在,那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自己一旦起兵,那这十三万大军岂不是要立即西奔,届时就轮到自己和朝廷鹬蚌相争,东虏渔翁得利了。

    “大帅,不必担忧,如今薛阁老尚未下狱,朝廷还在议罪之中,咱们此时起兵,并没有合适的借口,朝廷官员的尿性,咱们又不是不知道,这罪定好了起码还有一两个月,届时锦州那边估计已经打响了。”

    看到李兴之有些犹豫,李有才再次进言,军情司已经运转了大半年,在京师也收购了两家酒楼还有几个娼馆作为联络的秘密据点,所以京师官员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嗯,李先生说的是,不过此次锦州之战,朝廷行师远征,补给线漫长,东虏又是内线作战,洪太又善于用兵,若是断了官军粮道,本帅恐怕朝廷会再次战败,未免东虏坐大,故本帅以为,行师辽东当在靖难之前,诸位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