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祀 > 52、朱厚熜有事托付、二国公率先辞官

52、朱厚熜有事托付、二国公率先辞官


    至于说皇帝与众人天下,在场除了少数几人,根本无人相信如此冠冕堂皇之言,更莫说有分内之责。

    众人只想混吃等死罢了,可不敢担任何责任。

    唯一责任便是,替皇帝跑跑腿,祭祀天、地、社、稷这等事情罢了,其余责任一概不想承担,也不敢承担。

    是故当朱厚熜一言完毕之后,英国公张仑当即奏言:“祖宗恩重勋戚,盖祖宗圣明之德,然江山之根本,在于我朱氏历代天子,而非在于我等朽木之辈,伏望皇上慎言,以免祖宗不安!”

    闻弦音而知雅意,张仑此言无非便是推脱责任罢了。

    其实这也是朱厚熜,手段太过肤浅,突然间召集勋戚一堂,如此众人起能不怀疑皇帝有何谋算?

    总不会真如其言,登基之后一直无空,故而今日召见勋贵不成?

    自此四十余人入宫之后,朱厚熜一直弯弯绕绕,此前只以为是欲让诸人表示效忠,如今看来此醉翁之意不在酒耳。

    然就在朱厚熜皱眉之时,张仑又补了一句:“诚如陛下圣言,国家之事,我等皆有分内之责,奈何资质驽钝,不堪重用,又唯恐圣人有训无法为之,故而请求致仕。”

    张仑乃定兴王张玉苗裔,正德十年袭爵,十二年坐奋五营管操,一辈子下来无功无过,平平安安渡过。

    如今皇帝之意已然十分清楚,必然是想要交代些,为难之事给中勋戚,人老成精的他又岂会不懂急流勇退?

    作为勋戚,能有能够承担任务无非几种,一跑腿,二得罪人,其他之事不大可能。

    至于跑腿之事,完全没必要如此郑重其事,与众人在此一再废话,那么排除跑腿,也就只有得罪人。

    得罪人之事,这谁会去做?

    哪怕他是大明四大国公,且与国同休,但不代表没人敢骂,没人敢堵家门口扔粪球。

    且勋戚烂事一堆,基本属于无人干净,一旦接下这个任务,那可就等于捅了马蜂窝一般,早晚被人盯死。

    这个时候还不赶紧逃跑等死不成?

    至于其他人会不会接下,皇帝会不会因为这件事不爽,那可就管不着了。

    他一个致仕在家之人,难道皇帝还如此小气,追究到家中不成?

    即使皇帝果真想要追究,大不了以死谢罪,未见得皇帝真的,就直接绝了英国公一脉吧。

    是故张仑想都没想,立马拒绝答应朱厚熜要求。

    反正得罪人之事,也绝对不会太过简单,不然无须如此隆重,居然将在北京的所有勋戚,全部召唤一堂。

    哪怕仇钺这等有今日,没明日,奄奄一息之辈,居然也给请来,可见此事绝非简单之事。

    徐光祚更是老油条之中老油条,见到有人打头,立马附骥尾:“臣以为英国公所言甚是,我等本为碌碌之辈,仰赖祖宗遗德,泰陵老爷、大行皇帝恩重,奉命承袭祖宗爵位,加京营之事于身。

    奈何我辈无能,致使昔日刘六、刘七、赵疯子之流,流窜京郊,惊扰大行皇帝、慈寿皇太后及诸位贵人,实属罪孽深重。

    惟我大明皇帝仁慈重臣,不计我等虫豸之过,依旧信任有加,然我每每想及此事,则觉有愧祖宗马革裹尸之功。

    屡想致仕奈何先帝不允,今日万岁提及,臣深感耻辱,是故请辞,颐养天年,也好跪于祖宗灵前,日夜忏悔,以赎此生罪过。

    圣明无过于君父,洞悉寰宇之内,明察秋毫之末,臣等愧对皇恩,伏望陛下应允在下之请……”

    ps:又辱大明了!

    我的大明啊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