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祀 > 48、新天子敕谕议谥、科道官疯狂乱劾

48、新天子敕谕议谥、科道官疯狂乱劾

  此夏言之意乃,太祖曾有圣训,应该广听下情。

    大行皇帝在位之时,便是因为听信奸佞之言,导致国朝动荡不安,社稷几近倾颓。

    多亏圣天子贤明,拨乱反正,一扫奸邪,励精图治,才能使国家转危为安。

    皇上奉天法祖,本该总揽朝政,若是值有大事,该于文华殿召集内阁大臣商议,若内阁各执一词,无法为陛下决断,则下发群臣商议裁决,然后从中定夺。

    向使陛下有意裁决,亦不可不经内阁私自决议,发行中旨诏书,盖此群臣则疑有近奸蒙蔽圣聪。

    夏言此言,可谓恰如其会。

    其首言引太祖圣训,又借机贬斥大行皇帝不听成法,方致国家动荡不安,惟我圣天子在位,方能厘清弊政,使国家兴复在即。

    既褒奖了朱厚熜,亦点评了朱厚照,说的大言炎炎,无人敢小觑此言,同时也能让朱厚熜足以听进谏言。

    随后指出中旨乃国家弊病之基,实属乱祖宗成法首要之素,陛下不应该继续如前朝一般,频频使用中旨。

    同时亦在向某些人表示,天子乃圣明之君,今日如此多朝臣自请致仕,实乃要挟君上之举,不可取之。

    对于夏言所指,中旨乃是霍乱朝政根本一事,朱厚熜心中引以为然,可眼下有时还是不得不借用中旨行事,不然一番推诿之下,有些事情根本不好办。

    但既然夏言抛了媚眼,朱厚熜也不能寒其心,接过奏本看了一番,遂颔首而言:“卿言当为谋国之言,朕已悉知!”当然也就仅此而已。

    至于停止中旨发放,朱厚熜暂时还是不能禁止,这些事情需要待到打开局面之后,再行处理。

    夏言见皇帝听进自己言论,虽然没有执行,但其见好就收,并未死缠烂打,而是就此进入班位。

    随后一群给事中再次咳嗽一声,站出朝班奏白:“臣给事中劾大学士梁储……罢之以清政本”

    这番奏劾可算是惊天动地,几乎满朝重臣皆在其上,如大学士梁储、吏部尚书王琼、巡抚顺天都御史刘达、巡抚宣大都御史甯杲、户部尚书杨潭、兵部尚书王宪、工部尚书李鐩、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王璟,巡抚保定都御史伍符、工部左侍郎刘永、右侍郎冯兰、兵部右侍郎冯清、巡抚甘肃都御史文贵、巡抚两广都御史萧翀、掌太常寺事兼礼部尚书刘恺、礼部右侍郎张昱皆在其上。

    随后十三道监察御史李献,又弹劾梁储等及礼部侍郎顾清、巡抚四川都御史马昊、抚治郧阳都御史毛珵、巡抚榆林都御史陈璘等人。

    刑科右给事中刘夔劾刑部右侍郎胡韶、太常寺少卿张道荣、俞九畴三人。

    朱厚熜看着情形,知道言官这是想要一口气吃个胖子,于是顺众人之意,即令甯杲立刻槛送京师。

    顾清、刘恺、冯兰、冯清、马昊、萧翀、张昱、陈璘、王琼、胡韶致仕、俞九畴削职为民。

    张道荣证据不足留用,梁储不允辞官。

    刑科给事中顾济,也在此时站出班位,伏拜道:“臣刑科给事中顾济有事启奏!”

    “卿请奏来!”

    “乞谋始虑终守法,纳谏以图盛治大,略言立法非难守法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

    臣!伏见陛下践祚之始凡先年宿弊,刬除殆尽,言官敷陈并见采录,天下臣民莫不欢忻踊跃……”

    朱厚熜看了递上来的奏本,顾济这番煌煌之言确实打动了他的心,其中犹属“立法非守法难,听谏非难乐谏难”之句,更是至理名言。

    朱厚熜遂说道:“卿言甚合朕意,吾当从之!”

    “陛下圣明!”

    ps:写了这么久了,才后知后觉,我好像一直在黑大明呢!作为明粉,好像有点失职嗷……

    另外下个星期一开始恢复双更,也懒得等新书期了,反正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