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祀 > 35、王尚书同意简拔、梁阁老心生退意

35、王尚书同意简拔、梁阁老心生退意

    心有定计的王琼,心中一咬牙一跺脚,然后拱手答复朱厚熜:“臣以为,可!

    本来这外官简拔入玉堂,乃天子特赐,昔日解文毅(缙)为建文所简拔入翰林,杨文贞(士奇)为太宗简拔,皆是如此。

    今圣人垂问老臣,实乃陛下重视朝臣之意,然而此事非臣下所能断之,故恭请圣裁!”

    朱厚熜面漏微笑,轻轻颔首,又转问梁储:“梁先生以为可否?”

    梁储捻捻胡须,知道避无可避,随后不疾不徐回答:“此事臣不敢苟同,翰林院乃清流之地,国朝清流首重翰林、次重科道、再次部曹,昔日解文毅、杨文贞之事,乃国朝初创,故而有之。

    今祖宗成法已成定例,若贸然行之,恐殊为不美,是故臣请陛下从如王吏部此前所议,可授长史袁宗皋为江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足以彰显圣人厚赏之恩。”

    作为清流出身,成化戊戌科(十四年)会元,殿试二甲第一名,随后以庶吉士,历经几十年著史、著书的清流。

    实在看不上,如王府长史这等此生无存进的外地官。

    别说梁储看不起,就算是每科吊车尾,同进士出身的进士,也对王府长史一职避之不及。

    如今因为皇帝骤然富贵,袁宗皋能从五品一跃三品封疆大吏,已经是天恩,如何敢侵染玉堂清贵之地?

    再而言之,袁宗皋在京城,绝对属于祸患。

    哪怕此辈是圣人门徒,学的也是孔孟之道,更兼之还是同进士出身。

    看似与文官一体。

    可实际上,文官百分之九十人,乃至一百都不会喜欢袁宗皋!

    此非因为其出身问题。

    乃是因为袁宗皋曾为皇帝老师。

    这对众人而言,则绝对是个晋升拦路虎。

    若无袁宗皋,皇帝需要咨询大事,则必然需要垂问朝中重臣,如此一来大家都有机会与皇帝靠近,拉拢关系。

    可若有了袁宗皋,陛下事事请教袁宗皋,也就并没有在座之人的事。

    这些担忧并不是无中生有,乃是因为袁宗皋乃皇帝潜邸之师,势必信其比信朝臣更多,故而每逢垂问,不会越过袁宗皋而再垂询朝臣。

    因此,袁宗皋必然无人喜欢。

    且袁宗皋到底秉性如何,大家也不甚清楚。

    若非此次皇帝从藩府入京,则袁宗皋此人,朝廷百官能认识者,或闻其名者,绝对不会有太多人。

    因为旧识,便很容易变成佞幸。

    文人成为幸臣,而且作恶多端者,历代数不胜数,众人不能不引以为戒!

    如此一来,不管从任何方面,则除皇帝与兴王藩府旧人以外,无一人想要袁宗皋,继续待在京城。

    更别谈,进入翰林院这般清贵之地。

    是故梁储首先就站出拒绝。

    但话说到一半,其话锋一转:“然诚如王部堂所言,此事皆由圣裁!”

    梁储一番话,既符合梁储身份,也符合梁储习惯,故而朱厚熜倒是没有太大以外。

    明代内阁大学士,其本质无权决定朝政,盖其非宰相,无法开府治事,设立僚属,只有票拟一种能力。

    但也并非以为真的毫无权利,不过其权利归类一言则是“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十六个字而已。

    便是指,为皇帝参赞某些事情可否行之,规劝天子,校检、差发、查核奏本,票拟奏本意见,上批答复呈递天子决定。

    从而也就意味着,只要皇帝不答应,则内阁大学士只能沦落到吃干饭。

    且这个职位极为头痛,动辄可能为皇帝顶缸。

    但却因为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与皇帝亲近,有密揭特权。

    这也是明代内阁大学士,最好的特权之一。

    盖密揭不在通政司,奉天门的号薄上登记,除了内阁大学士与皇帝,旁人不得过目,向使直起居官,亦不可知晓。

    此属内阁大学士与皇帝间私话,不足外人道哉!

    是故《万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