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祀 > 15、初御极封赏元功、科道官请诛明贼

15、初御极封赏元功、科道官请诛明贼

    “善!”朱厚熜点了点头,然后又说:“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辅佐大行皇帝堪定叛乱,定策擒贼;拥立新皇,安抚社稷。

    有功朝廷,加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建安侯,赐诰券,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特赐宫内乘舆、赞拜不名、五爪坐蟒服,升翰林院修撰杨慎为翰林院侍讲,直起居!”

    “哗”

    朝臣当即议论纷纷,连本来纠察班仪的官员,也此刻跟着谈论起来,要不是因为这是朝堂,稍微还知道克制一下,怕朝臣就要再现诛杀马顺之事了。

    这杨廷和是要干嘛

    是要谋朝篡位吗

    这都内阁大学士封爵了,你是奸臣徐有贞转世

    还让皇帝给你赐一个数百年都没有过的,赞拜不名的权利,是不是下一步封公、封王建国

    然后谶言,祥兆,禅位,三让三辞三请,一条龙

    难怪昨天晚上金星犯鬼宿西北星呢,原来就是应兆在你身上呀

    托名明辅,实为明贼,当诛!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勋贵、六科、翰林院、国子监、宗人府、锦衣卫、武将等等,其中不乏是杨廷和一党之人,此刻用带着杀人的眼光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自己都懵了,他还沉醉在朱厚熜是圣天子的梦里呢!

    哪里想到锅从天上来

    他能开口说,这爵位和赞拜不名之权不是他要的吗

    即使他说出来,此事与他无关,可何人相信

    好端端的,皇帝为何赏赐于如此特权?

    论其有定策拥立,辅佐大行皇帝戡乱

    那有个屁

    正德年间叛乱时期,杨廷和可是在内阁的,刘宸、刘宠可是一度打到京城郊外,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靠边军剿匪。

    至于定策擒贼,拥立新君,更是扯淡。

    连个遗诏都能搞错,还想让皇帝做自己不愿的事情,走东安门入文华殿受笺。

    整个大明就当今皇帝,和崇仁王厚炫之子载增是能够顺位继承皇位。

    但崇仁王长子载增,年仅才六岁,早已被排除在外。

    顺位继承首当其冲,则是当今天子,这和杨廷和有什么关系

    而且即使有功,那也是皇太后决定之功,与杨廷和并无太大干系。

    科道官员瞬间气势汹汹,立马在心中打好腹稿,随时准备弹劾还在懵逼状态的杨廷和。

    然而侃侃而谈的朱厚熜,根本没有注意到众人的神情,只顾着继续宣布:“华盖殿大学士梁储,历经四朝劳苦功高,又有迎驾之功,加封少师、少傅、少保兼太子太师、荫一子中书舍人!”

    你看

    这才是正常封赏嘛!

    同样老臣,同样遗臣。

    杨廷和只不过是按照太后之意起草诏书。

    而梁阁老却是不辞辛劳,亲自前往千里之外的安陆迎接皇上。

    然而梁阁老不过只是多加两个孤衔而已。

    可是身为阁臣封侯爵也就算了,充其量就是一个徐有贞的奸贼,但是赞拜不名,是你杨廷和该要的吗

    对不起,大明不允许有这么牛批的人,今天你死定了!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正是此时!

    “臣兵科给事中……请圣人诛杀奸相杨廷和,盖闻古之贤相者,功不自揽,过必自罚。

    今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欲以策立之功,行操、莽之事,假借先帝托孤,威逼圣人以皇太子之礼受笺……

    杨廷和之子杨慎,籍父权威,借阅皇家刊印典籍不归私吞……父子二人皆为国之蛀虫,是故请诛之!”

    忍了许久之后,六科给事中再也无法按捺心中熊熊怒火。

    盖六科给事中本就有弹劾不法之权,闻得朝中有奸佞,焉能不发一言?

    自兵科给事中伊始,朝堂喧哗一片,群臣义愤填膺,开启一场倒杨风波。

    “臣吏部给事中……”

    “臣户部给事中……”

    “臣都察院……”

    霎时间整个朝堂,充满着诛杀杨廷和的奏言,其中连毛纪、蒋冕、毛澄这些党羽,也没有跑掉被攻击的局面。

    当朱厚熜看到如此阵势,瞬间他也懵了。

    他可是谨记着袁宗皋所言,处事不要过激,要慢慢来,所以才酌情封赏,试探朝臣。

    如何知晓,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引起如此滔天风波

    “这科道官员都是属火药的吗?怎么一点就炸?”

    朱厚熜极为不解,封爵之事不说开国、靖难那一批,就是之后徐有贞封过,王越也曾封过,也没见起什么波澜,怎么到他这里就不行了?

    让杨廷和惹了众怒,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局?

    至于说宫内乘舆,那是朱厚熜看到杨廷和年龄太大,身体又被他气了一回,并不是很康健的模样,又念及其劳苦功高所以赏赐,难道尊老爱幼,不是中国传统美德不成?

    甚至于,他还想在所有事情,理清头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