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筑宋 > 第173章 大宋阉人

第173章 大宋阉人

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以知太原的张孝纯宣抚河东,遂以王禀守太原,韩世忠守阳曲。

    又,加平阳郡王赵榛信王,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以知滑州的宗泽宣抚河北。

    信王赵榛入住大名府后,专委宗泽督办河北边防诸事。宗泽遂以滑州为界,以东属何灌,守浚州白马津。以西属马扩,守河阳孟津及洛阳诸陵。

    眼看着两个兄弟外出掌握军政实权,太子赵桓的心中不是滋味。父皇这是要干什么啊?既然已经把国柄委托太子,为何还要在另起波澜?一定又是安兆铭的海州系在捣鬼!

    太子系的谋士们自然不甘落后,请太子以保和殿大学士宇文虚中为河北、燕京军前宣谕使,签书枢密院事,专与金人议和。

    又,秦桧的老师汪伯彦,也急急进献《河北边防十策》。赵桓以为天下奇才,请试与军事,郭药师以为可行。于是加汪伯彦龙图阁直学士,知相州。

    因为东京留守童贯还在太原安置军事,此时未归。但是汴京安全却不可一日无人料理。于是太子再请郭药师权东京留守,所部两千兵马驻城西北牟驼岗。

    这却是赵桓应郭药师所请,加强汴京守备之举。甚至为了一旦有事时,郭药师的兵马能迅速突入汴京。为此,赵桓还把设在牟驼岗天驷监也划拨郭药师管理。

    里面足足有战马两万余匹,足够装备一万精锐骑兵!但是这件事,却让赵佶心中大为震怒、震恐,太子这是要耐不住性子蛮干了?

    于是翻检李孝昌旧账,夺京东东路转运副使,贬知处州。除安兆铭为京东两路转运判官,权京东东路转运副使。又加集英殿修撰,枢密承旨。

    安宁一下子算正式迈入“高官”门槛,这却是官家和太子相互妥协后的结果。

    赵桓不能接受安兆铭一直在父皇身边“进谗”,赵佶也不想把汴京完全交给郭药师控制。所以,郭药师所部就要派驻监军,梁方平快马加鞭跑去牟驼岗。

    閤门祗候刘琦升閤门宣赞舍人,掌京师二十四班的班直卫,大约五千七百人,也全部优先装备海州军械。他如今却是防范郭药师所部的最后手段。

    因为安兆铭说,郭药师那两千人马,都是战阵上的百战老兵,乃是不逊色女真人的一等一天下的强军!由不得他刘琦不去小心应付。

    两年下来,严格说只是今年以来,海州的军工已经超负荷开始运作了。供应燕京、青州、太原、大名的钢臂弩、天雷数量也早已超过当初的协议数字。

    这也是赵子庄能够知青州的本钱,赵佶还是能认账的。

    但是,赵桓却不认账!海州的军备虽好,却没有花在他的身上。除了班直卫外,汴京其他禁军,黄药师两千精兵,以及很多被赵桓掌握的大军中,都没有得到海州装备。

    那么,自己为甚要去支付费用?何况如今朝廷正在与金国重谈和议,那就万万不能像安兆铭在上京那样嚣张。

    一边大力加强河北防务,一边大谈宋金会盟的伟大意义。末了回到燕京,转脸就把与金兀术交好的郭药师羁縻回了汴京!难怪人家金国必欲除之以为后快呢!!!

    官家最近倦怠国事,朝政诸事皆以太子主张发布。唯独在武备上,他一昧听从好女婿安兆铭的“进谗”。却把太子赵桓辛苦拟定的一些主张搁置,这让太子十分恼怒。

    所以,关于海州军备的花费问题,秉国太子赵桓就是不吭声了!甚至连金兀术限期答复的国书,也被赵桓等人有意无意地搁置了。

    金兀术始终没能等来安兆铭,更没看到郭药师重返燕京,他胸中一口恶气,却全都撒在河东、河北、燕京宣抚使,阉人童贯头上。

    “与大宋阉人,河北、河东、陕西等处宣抚使,广阳郡王童贯书:

    前使所言诸事,未孚结纳之诚,难避重烦之议。如今两朝之事,若不互相容会,须至战争。夫如是,则岂惟菑危转甚,更恐生灵枉罹炭。是用遣阉人,以俟雅报。

    伏念郡王有辅立之功,位望所推,必谓议以谠言。所望取为前鉴,审观事势,与差去官员评议定一。律正严凝,伫膺多福。与其交锋争战以伤生民,宁若酌中两便为计?

    今重议定以黄河为界,添岁币七百万贯。果能如此,其于贵朝非止社稷久享安全,更获两下益固欢和。然后郡王忠孝克保终始,长守富贵,民赖其善,为天下之幸甚!谨白。”

    童贯正在回京的路上,接到金兀术的这封信,脸上一会惊疑,一会羞臊,一会恐惧。

    特猫金兀术一点口德都没有,什么叫“大宋阉人”啊!气死咱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