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276章击掌为誓

第276章击掌为誓

去了中德殿处理政务,昨日刚送走了使团,前去乌孙和大月氏那边赴任的官员,也开始陆续确定了人选。

    要不了多久,就会出发。

    如今四海升平,老天爷也特别合作,今年以来,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自然灾害。

    当然小面积的风灾、水灾、旱灾什么的,什么时候都避免不了,只要建立了完整的灾害预防和求援体制,就不会造成大的伤害。

    打通了商道,他今年的主要计划也就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要对西南丝绸之路进行疏通,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贸易的畅通。

    这条道路的疏通也不简单,倒也不需要发动战争,主要是由于地质灾害引发的多处山路崩塌。

    由于所需人力太大,东汉晚期又国力衰弱,无人修复道路,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断了。

    如今不仅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了火药和各种简易器械的加入,开挖道路的能力也加强了很多。

    所以他决定今秋和冬天,想办法组织人力疏通道路,争取等明年使团回来以后,双线同时进行贸易。

    等他处理了一些各地的奏章之后,半天都过去了,此时外面有工部的人求见,说是关于沼气池的事情。

    刘志这才想起来,自从他把沼气池的图纸发下去之后,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看来应该是有所进展了。

    这次负责沼气项目的,是工部的侍郎童肃,他以前在将作监做事,熟悉各种工程。

    而沼气池是皇帝三令五申的重要项目,所以才会专门派了位级别比较高的官员负责。

    “陛下,臣等严格按照图纸做了多遍,终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如今已经能够点灯,

    只是烧饭的灶台还没有制造成功,想请陛下过目去看一看,才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由于刘志的带动,许多现代名词都开始出现在官员们的口中,令他听着比以前顺耳多了。

    这事情刘志很看重,他因为暂时不想发展石油工业,所以想用沼气代替过渡一下,也为以后的工业文明打下基础。

    沼气实验池修建在郊外皇庄之中,那里圈养了大量的牲畜,还有许多仆役,材料丰富,随处可得。

    修筑化粪池用上了最新式的水泥,密封性很好,储存罐也是用水泥整体浇筑的。

    引导气体的管道则用了皮革,没有塑料或者橡胶,确实不方便,可惜南美离这里实在过于遥远。

    现在的航海技术又太不发达,即使从现在开始发展,达到能够远渡重洋的水平,也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刘志看童肃为他展示了沼气灯,点燃之后可以调节亮度大小,外面有纱罩,看起来十分精美。

    当然,跟电灯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就是类似于煤油灯的东西,只是没有浓烟罢了。

    等到沼气技术成熟了,可以试着用沼气发电,研发简单的电力设备,先把电灯搞出来再说。

    反正他这辈子是没指望能看到电视之类的现代化产品了,能有个电灯,就很了不起。

    随同刘志同来的侍卫和宦官,都对沼气灯啧啧称奇,觉得很不可思议。

    一池子粪便,怎么就变成灯盏了呢,还比蜡烛和松香灯方便多了。

    听说还能拿来烧火做饭,就更觉得不可思议了,刘志看了看童肃鼓捣出来的沼气灶。

    他也知道以现在的技术,无法造出比较精密的灶台,便选了一种以前乡下用的生铁灶的形状。

    比较笨重简单,能够调节火力大小,但必须人工点火,不过如今大汉的火柴渐渐多了,已经比从前方便很多。

    “这灶台火力是够了,但总有些不够通畅,经常断掉,臣和工匠们琢磨了一下,应该是输送的管道不够密封,漏气造成的。”

    没有密封性能好又柔软的塑料和橡胶,就只能用金属材料代替了,可铜本来就珍贵,不可能大量用来造管道。

    也许该鼓励发展各种合金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鼓捣出来铝合金、锌合金之类的东西。

    大型的管道可以用陶瓷,细小的管子说起来也能用陶瓷造出来,但是太脆弱,容易摔断。

    其实皮革管道还是可行的,关键要解决密封的问题,或许用天然树脂当密封胶,可以试一试。

    于是刘志给工匠们提了提,让他们找桃胶融化提炼后,试着在管道线缝上抹一层,看看效果再说。

    不行就换鱼胶试试,总之要开动脑筋多试一些办法,事已至此,总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

    实在不行,就只能用水泥固定住陶瓷管道了,虽然维修麻烦,但总比用不了的要强多了。

    从郊外回来,刘志心情还是不错的,毕竟眼看着沼气池建立起来了,虽然起步艰难,总算是开了个头吧。

    不过想到陶瓷管道,他忽然想起这时代的陶瓷水平还很低下,以硬质陶为主,瓷器才刚刚发展出来,不够成熟。

    一直以来他都着力于改善民生,却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遗漏了。

    要知道瓷器对于古代中国,意义重大,唐宋时代的丝绸之路,主要的贸易对象,便是各种精美绝伦的瓷器。

    交易额甚至超过了丝绸。

    他之所以没考虑过改善或者完备陶瓷工艺,关键的原因便在于,他确实一窍不通。

    不过,他相信广大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他大力支持这个行业,不但地给他们提要求,严格标准。

    相信他们自己也会想办法尽快解决问题,虽然达不到后世明清的超高水平。

    但他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瓷器可以与两晋隋唐比肩。

    回到宫中,他又召来工匠,就改善瓷器的烧制工艺,进行了探讨。

    又大肆鼓励了一番,让他们放开胆子,多实验,不要怕烧坏了东西,大胆创新和尝试新的工艺和配方。

    如今金属矿藏开采麻烦,陶瓷若能取代大部分的金属器皿,也能节约出更多的金属,用于工业方面的发展。

    思来想去,他都觉得要发展农业和工业,除了在现有的水平上发展之外,还真绕不开南美洲的许多奇特物种。

    也许,是时候开始发展航海业了,将来若真的能到达南美洲,也能提前一睹印第安人的风采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