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2011开始 > 第174章 景安的第一辆劳斯莱斯

第174章 景安的第一辆劳斯莱斯

小姑娘羡慕的挠心挠肺。

    “兰兰越来越像店长了。”

    陈耀东刚刚夸了陈兰兰一句,目光一扫,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罗美。

    顿时一愣。

    这丫头怎么又在这?

    “罗美,来!”

    陈耀东招招手,心里挺纳闷。

    陈兰兰扫了眼,连忙道:“七月份学校放假后,她和她婶一起来打临工,王雪梅说这点小事不用给你说了,我给裴总说了下,裴总也说不用给你说了,就让她来了。”

    陈耀东点点头,看向走到近前的罗美,问:“今年还带家教没?”

    大半年没见了,这妹子出落的越水灵,也越来越会穿戴打扮了。

    就是不敢抬头的毛病还是没改变多少。

    罗美小声说道:“还在带呢!”

    陈耀东挺不解,在京城带家教挣的可不少,肯定比在他这打临工强,这姑娘脑子抽了还是怎么的,暑假不在京城带家教还跑回来干嘛,但又不好问,不然难免让这姑娘觉的自己不想让她来打工,问:“秋上的学费够吗?”

    罗美脸有点红:“够了。”

    陈耀东点点头,道:“快开学了吧,哪天走呢?”

    罗美道:“三十一号走。”

    那没几天了。

    陈耀东问了几句,就让她去忙,然后问了陈兰兰一些店里的情况。

    价格战还在打,撕了一年,兴邦农业赚到了赔本吆喝,效果还算‘喜人’,附近的超市已经不卖菜了,粮油蔬菜商店也关门转行了,农贸市场也空了一半,就剩一些搞海鲜批发和卖牛羊肉的商贩没被干倒,兴农绿色超市不卖这些,给一部分人留了活路。

    干粮油蔬菜大肉的基本上没剩几家。

    小本经营,实在是亏不起。

    今年景安的布局基本完成,明年调整,再亏上一年,后年就得盈利了。

    再这么亏下去,就算陈老板亏的起,也会影响心情。

    至于农村……

    兴邦农业就不抢了,一来总得给人留条活路,二来农村人口太过分散,而且农村本身自己就种菜,生意实在不太好做,还是留给那些小商贩去干吧!

    晚饭后,陈耀东又去了趟别墅。

    一堆人跑来看房子和车,连陈国东和田永丰也来了。

    领着里里外外,楼上楼下转了一圈,陈国东一脸的唏嘘:“这两年眼睁睁的看着耀东一天一个台阶往上跳,三观一天天的被按在地上摩擦,本来以为早就习惯了,现在才发现还是有点目不暇接,一千多万的别墅,千万级豪车,你小子这辈子没白活。”

    薛丘明接了句:“魔都还有个上亿的呢!”

    陈国东咂咂嘴,这玩意羡慕不来。

    田永丰笑着说:“这次被耀东害惨了,看了你这大别墅,我都想换房子了,奈何兜里没几个钢蹦,半辈子的积蓄估计还买不上你四个车轱辘,真是害人不浅。”

    陈耀东笑呵呵:“这里大部分院子还没卖掉,我一人送你们一个。”

    田永丰笑了笑,再没接这茬,玩笑适可而止就行。

    陈纪东道:“今年过年有去处了,平房还是有点小了,今年就在这过年了,夏天聚会也不错,时不时搞个烧烤,也不用去农家乐了,这地方环境比农家乐强多了。”

    薛丘明道:“没有可比性的好不。”

    到车库去看车,一帮老司机心动的不行。

    如果是陈耀东的车,肯定得体验一把开劳斯莱斯是什么感觉,奈何姜苗苗的车,一帮大老爷们也不好试车,只能摸摸看看,过一下眼瘾,只有刘燕和两个嫂子试了下,开出去溜了一圈,开的提心吊胆的,唯恐磕了蹭了可就不好看了。

    陈纪东被激发斗志,回家的路上还跟刘燕说:“以前觉得这辈子值了,四套房子加上几百万存款,宝马也有了,这辈子没白活,今天看了那大别墅,才发现太low了,妈的我也得好好努力一把,这辈子也得买个大别墅享受一下。”

    刘燕兴致缺缺:“天天和人比,这辈子也不如别人,买了别墅是不是还想买飞机?有什么好比的,再说买个院子就得几百万,还得装修,你得奋斗多少年?”

    陈纪东道:“总得有点追求,就像耀东那小子以前经常说的,我要求不高,这辈子也能买个别墅就满足了,车子就算了,宝马够了。”

    刘燕随口应付:“嗯嗯,那你好好努力,也让我住一下别墅。”

    ……

    隔天,陈耀东跑了趟市里和区里,给领导送请柬。

    来不来先不说,请柬必须得送到。

    镇上也送出去几份,最近有消息传来,盖养殖区的事偃旗息鼓了,人家领导专门给他打电话探讨了一番农村发展路径,陈耀东又不傻子,自然是心领神会。

    忙忙碌碌到了九月,学生又开学了。

    郭老头带着人来了景安,亲自送来了几个月的调研和考察结果。

    多达十万字的可行性投资分析报告,光看完就得好几天。

    有些太专业的东西,陈耀东理解起来都吃了。

    认真研究了好几天,才招集人开会。

    南山的开发可不是在三营那边推个十万亩地那么简单的,牵扯到的问题实在太多,上百万亩耕地,开垦出来种什么,怎么种都不是能随便拍脑袋的,得根据现今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气候条件进行充分调研考察,更不要说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水利工程和成本问题。

    实在太复杂了。

    好多东西都是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

    不是种个十几亩地那样,随便拍脑袋做个决定就可以的。

    郭老头和十几位专家把可性投资分析报告详细讲解一遍,陈耀东拿着文件,一边翻看一边听,时不时的打断问一下,高达一百二十多亿的投资,由不得他随便拍脑袋。

    这要是栽到泥坑里,好几年都爬不出来。

    有些内容比较主观,估计是受了郭老头的影响。

    数据挺美好的,但是不是那么回事,只有干了才能知道。

    比如滴灌成本,考察组在充分调研,并且找了滴管生产厂家测试论证之后,给出的结果是只要产量达到一个相对量,每亩滴管成本可以降到三百元以下。

    能不能降下去,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再比如有农业专家提出的一个计划,目前国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不高,还不到30%,报告中提出了一套详细的如何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方案。

    至于管不管用,没有实现的东西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纸上。

    还有一些现代化的耕作技术,比如利用无人机施肥打药,自动化机械收割,大数据施肥管理等等,这些玩意就不是普通农民能玩转的。

    会开了一上午,也讨论了一上午。

    陈耀东多数时候都在提问题,一直没表态。

    郭老头也不问,知道这种决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

    会议结束,陈耀东就让王平安另外找专家去评估这份可行性投资报告。

    不能光听这帮人的,肯定要多方求证,反复求证。

    下午,陈耀东去了一趟市里,给大老板当面汇报了一下。

    大老板翻了翻报告,就扔到一边,听完汇报问道:“先不说别的,南山平原连种粮集团都不敢搞,这么大投资规模,资金能跟上?”

    陈耀东道:“咬咬牙还是能跟上的,最多啃上三五年面包。”

    大老板眼皮跳了跳,上百亿的投资也敢搞,真有点好奇这小子到底有多大实力,考虑了下道:“你肯投资当然是好事,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一下,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么大的工程你要是给我整成烂摊子,市里可不给你背这锅。”

    陈耀东道:“三年的话有点紧,分成五年开发的话,资金肯定没问题的,不可能搞成烂摊子,关键是预期收益能不能达到目标,只要收益能持平也可以。”

    大老板问:“不影响你们全省的扩张计划?”

    陈耀东道:“全省扩张的话十来二十个亿够了,没什么压力。”

    大老板道:“那就你们先研究,下定决心了市里再研究。”

    陈耀东点点头,又汇报了几件事就离开了。

    这次就是过来提前汇报一下,到底要搞不搞先不说,该汇报还是要汇报的,不可能等到真下决定心要搞了才汇报,这么庞大的工程怎么可能搞突然袭击。

    至于要不要搞,等多方求证一下再决定吧!

    晚饭时陈爸陈妈来了趟城里,把亲戚们请到一起倒排了一下婚期。

    大伯二叔,两个姑父都各有任务,两个表哥和两个堂哥也没跑掉,同样有任务。

    饭吃到一半时,姜苗苗放下筷子出去。

    等了一阵也不见来。

    陈妈过来小声交待:“你去看一下,小姜怎么还没回来。”

    陈耀东也纳闷,就出去看了下。

    结果看到姜苗苗躲在厕所干呕,顿时吓了一跳。

    “老婆你咋了?”

    陈耀东忙过去扶住,没经验的菜鸟,反应还有点迟钝。

    姜苗苗又干呕几下,才道:“有点恶心!”

    陈耀东这时才想明白怎么回事,连忙问:“要不要去给你买几包话梅?”

    姜苗苗站起来靠他身上,有气无力:“老公,怀孕怎么这么难受?”

    陈耀东抱着她,不知道说啥,毕竟没体验过,只能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