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2011开始 > 第173章 咋这么不要脸

第173章 咋这么不要脸

,都扒掉重新做的,我敢说把陈总的这套房子装完,以后景安在高端别墅装修这一块没有哪家装修公司能跟我们比,除非找省城的大装修公司。”

    陈耀东却听的脸黑:“我草,你这是把我的房子当试验品了?”

    老李连忙说道:“陈总放心,你这房子可是我打造的第一个样板工程,不管用料还是工艺都下了血本,十年内要是有哪个地方翘了或者裂了,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地。”

    陈耀东这才放了心:“家具用品什么的快点给弄齐活了。”

    老李连连点头:“十天内全部到位。”

    陈耀东问:“得晾上多久甲醛才能散完?”

    老李实话实说:“现在只要是装修用的材料,就不可能一点甲醛没有,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不过我们用的都是环保型材料,甲醛含量没有超标,之前测的数是005,在国家标准之内,每层都有空气净化器,可以降低到002,入住完全没问题。”

    陈耀东不太懂这个,要是平时也就算了,可姜苗苗怀着孕呢,不能不小心,问:“不能彻底净化?”

    老李有点头疼,跟外行讲专业的东西还真是个麻烦事,但还得耐心给解释:“甲醛释放是个连续性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就全部消除,就算是装修完五六年的房子也有,只不过含量少点罢了,就算你在景秀御园的那套房子也一样能测出来。”

    陈耀东愣了下:“扯蛋吧,那房子还有甲醛?”

    老李说道:“肯定有,那房子装完也才三年,不可能一点都没有。”

    陈耀东皱眉道:“你安排人去给我测下看看,看到底有没有。”

    老李点头,多少有点无奈。

    离开水上人家,陈耀东又去看了看新开的几家门店。

    今年扩张的有点快,截止目前分店已经开到了二十四家,还有八家在装修,另有十一家门店租期未到,其中六家在下半年到期,还有五家要明年才到期。

    都是后来买的。

    等全部开起来,基本上可以覆盖景安城区90%以上的居民住宅区。

    只剩下那些住户实在太少且比较偏避老旧的小区没法覆盖到。

    店长都比较嫩,好多都是才干了两三个月就提拔了店长。

    好在劲头不错,店员们学历普遍比较低,特别是已婚的女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比那些没结婚的小年轻更加珍惜机会,又有王雪梅的例子,一个个敢打敢拼。

    这一点让陈耀东比较欣慰。

    不怕没有文化,就怕烂泥糊不上墙。

    只要上进,学历文化知识都不是大问题。

    门店太多,一家一家全部看一遍明显已经不太可能。

    看了五家,陈耀东又去了一趟工地。

    三月开工,好多建筑的主体已经起来了,就等封顶。

    批发市场四面都是宽阔的新区大路,交通十分方便,四面都留有大门,南门一面是一溜的三层连体式建筑,可作商铺,也可以用作餐饮酒店等,以后得招商。

    大门左右两侧是四层连体建筑,以后是办公室和员工宿舍。

    兴邦农业以后也要搬过来。

    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条笔直的主干道,两边根据功能的不能,分成了仓储区、蔬菜区和粮油批发区域等,道路很宽,建筑也十分整齐,比老市场的杂乱无章整齐的多了。

    市场里的道路设计的可是能通行挂车的,哪像老市场轻型货车进出都困难。

    陈耀东在一干项目经理和工头们的陪同下转了一圈,就开车走了。

    饭点到了。

    到景秀御园接上姜苗苗,回家吃饭。

    姜苗苗怀孕了,陈耀东再不敢让她开车。

    陈爸陈妈又自不同。

    以前只是准儿媳妇,现在已经是正式儿媳妇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是能感觉到的。

    吃了晚饭,商量了下结婚的事情。

    陈耀东认领了一堆任务,什么车辆准备、找婚庆公司、安排司仪、录相、酒店这些陈爸安排不了,全甩给了陈耀东,反正把花钱的事都交给儿子折腾。

    陈妈则比较关心姜苗苗肚子里的大孙子,啰嗦了不少生孩子经验。

    姜苗苗不管认不认同都应着,觉得对的就留着。

    不对的就左耳朵,右耳朵出。

    高量一阵,队长高长军过来串门。

    夏天农民还是习惯住在平房,地上要忙,住楼上太不方便。

    估计是看到陈耀东车了,高长军才跑过来串门。

    果然。

    聊了几句,高长军说起正事:“村上要盖养殖区,耀东你是啥意思?”

    陈耀东问:“盖养殖区干嘛?”

    高长军道:“镇上统一规划的事情,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好些人家没房子,还哥俩挤在一个院子,肯定要推了重新分的。”

    陈耀东一点没客气:“别瞎折腾了,新农村建设可不是以折腾农民为目的,农民挣几个养老钱容易吗?一堆烂砖头水泥就把农民的血吸干了,盖楼我管不了就不说了,这盖养殖区又是哪个傻逼拍的脑袋,我怎么没听市里要求过还要把平房拆了盖养殖区。”

    高长军听的直皱眉,这小子挣了两糟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吸了口烟道:“镇上决定的事,不是你能挡住的,养殖区是肯定要盖的。”

    陈耀东问:“你拿了多少好处?”

    高长军脸黑了:“陈建斌,这事你得表态。”

    陈爸也很不爽:“我有啥说的,你是队长不干正事,听着村上瞎折腾个啥,老房子就不能养牛了?盖个养殖区有啥用,还得自己掏钱,别的村都没这事,就我们这瞎折腾。”

    高长军道:“镇上决定的事是你能挡住的?”

    “我到要问问镇上哪个领导决定的。”

    陈耀东拿出手机打给镇书记:“赵书记,有个事跟你打听一下,我们开阳三队要把平房扒了盖养殖区,这事是镇上决定的?”

    赵书记打哈哈:“这事我不是太清楚,这样,明天我问一下。”

    陈耀东就明白了,这特么明显是在扯皮,随即打给区里的一把手:“领导,有个事跟你打听一下,咱这刚把楼房盖起来,现在又要把平房拆掉盖养殖区,是不是市里的决定?”

    领导说道:“没这回事,你听谁说的?”

    陈耀东立马道:“领导,这事你可得给咱老百姓做主啊,现在村上要扒我家房子,说什么新农村建设,盖楼就算了,毕竟也算是改善居住环境,可有必须再折腾一顿平房吗,区里财政吃紧的话我给捐个一两千万也不是问题,能不能别再折腾我家的房子了?”

    领导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道:“这事我回头让人问一下,听说你回来了,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吧,你们那个养猪项目我得跟你好好聊聊。”

    陈耀东说了声,挂了电话才对高长军道:“再别折腾了,你们村干部捞钱我不管,但别来折腾我,盖个楼你们一个个捞的脑满肠肥,真以为别人都是瞎子聋子听不到?”

    高长军灰溜溜走了,无话可说。

    电话都打到区领导那去了,这特么还能咋说?

    陈爸送出门去,回来问陈耀东:“平房还盖不盖了?”

    陈耀东道:“盖,把两个院子都扒掉重新盖,别盖那种普通的砖房了,我找个施工队来干嘛,要干就一次盖好,别以后再折腾。”

    陈爸没啥意见,盖房子这事他是不反对的。

    尤其平房,挣了钱都要把房子盖的好一点。

    回城里的路上,姜苗苗挺感慨:“老公,农村也很乱啊!”

    陈耀东道:“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农村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人间净土,不把农村的房子折腾几回,那些有点关系的工程老板怎么能发财。”

    姜苗苗道:“那两个院子可是不小,也能盖个小别墅了。”

    陈耀东摸摸头,道:“盖了新房子,你以后再上厕所就不用我给你把门了。”

    姜苗苗白了他一眼:“你不乐意啊?”

    “当然乐意!”

    陈耀东连忙道:“抱着你尿都可以。”

    姜苗苗害臊了:“你咋这么不要脸!”

    ……

    次日,陈耀东去了趟区里。

    域领导对兴邦农业今年的几个大动作很关注,道:“小陈啊,我看了一下你们最近做的一些规划,你们的那个生猪养殖项目里面有好多科研的规划,你给我仔细说说。”

    陈耀东就给他讲了讲,好多东西他也只是看了一个大概,知道不是太清楚。

    不过大体思路是有的。

    就只是个规划,百万头规模的生猪养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良种的培育,还有配的农业项目,对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探索都离不开科研创新。

    不过这些东西现在还比较遥远。

    可领导感兴趣,陈耀东就抓住机会画饼。

    领导听完,即兴指点一番江山:“我觉得你们的思路还是有点狭隘,科研并不仅仅是良种培育和机械化的大规模农业这些,就拿良种来说吧,这里面涉及到的就广了,至少基本生物就在这个范畴里,我觉得你们应该要站的更高一点,从生物基因工程这些底层的基础科研着手,既然要做就扎扎实实的把科研做扎实,这样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现在兴邦农业在景安投资的项目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亿,我对你们很看好,小陈要好好努力,有困难就找我。”

    陈耀东还能说什么,只能赞叹领导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