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2011开始 > 第151章 买内衣我陪你去

第151章 买内衣我陪你去

    ,2011开始

    陈耀东很喜欢画饼,但画饼和做规划是两码事,市里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位是集物流商贸和农牧产品批发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口号喊的挺大,但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应该是什么样子,陈耀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只能靠有限的见识去想象。

    手下的这帮人就更是歇菜。

    好歹他这个老板见的见的比较多,想的也比较远,还敢凭空想象一下。

    可手下这帮人想象力就太贫乏了。

    指望这帮人能做出一份长远规划,那和指望小姨子生儿子没区别。

    提了一堆要求,曹兴平和谢金才记了一堆,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

    还是缺人才啊!

    陈耀东很头疼,不是舍不得高薪,而是景安这地方实在没有高水平的人才。

    也留不住高水平的人才。

    学历高的不是没有,景安这些年也引进了不少研究生,但学历和人才划不上等号,学历只是个敲门砖,而且他的庙太小,那些研究生还真看不上他这小庙。

    真想找几个高学历,也能找的来。

    直接年薪十万,还是会有人来的。

    问题是不值这个价,学历再高发挥不了作用也没屁用。

    说白了还是庙太小,对人才没有半点吸引力。

    在办公室讨论了近三个小时,一直讨论到下午三点半,把脑子里的点子和有限的想法全部榨干后,交待曹兴平尽快把方案整理出来,陈耀东下楼去了店里。

    最近事情越来越多,他都没有多少时间去店里了。

    规划再好,各个门店才是核心中的核心,不能不上心。

    先就近去了水榭花都店,下午人不算多,只有十来个人在转悠,店员都比较闲。

    陈耀东转了圈,到了大肉摊子前。

    陈兰兰把大肉摊子弄起来了,雇了两人,一男一女。

    分好和猪肉摆在一溜长长的冷柜里,和超市没两样。

    瞅了一眼价格,从七块到九块不等,价格不贵。

    今年猪肉价格涨了,去年八块左右,今年已经涨到九块。

    转了一圈出来,陈耀东才问陈兰兰:“一天能卖几头猪?”

    陈兰兰道:“能卖三头。”

    陈耀东道:“两个小区几万人,一天才卖三头猪?”

    陈兰兰道:“还有农贸市场和超市呢,农贸市场好多卖的都比我们便宜,还有超市也经常搞活动,我们平均才卖八块,一斤只能挣五毛钱,一头猪只能挣一百块钱,再便宜的话就只能赔本赚吆喝了,猪肉本来利润就少,赔本卖的话可比菜赔的多。”

    还是成本问题。

    陈耀东问:“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陈兰兰弱弱道:“能不能我们自己养猪自己卖?”

    陈耀东点着头:“行,我建个猪厂,然后你去当厂长。”

    陈兰兰傻眼了:“我没养过猪啊!”

    陈耀东鼓励道:“你妈刚把你生下的时候你也不会说话啊,还不是慢慢学会的,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都是靠后天学的,好好学,我对你有信心。”

    陈兰兰没听出他是开玩笑,顿时愁的不行。

    虽然没养过猪,但见过别人养啊!

    那玩意哪是人干的,一身猪粪味。

    算了,咱还是老老实实当个店长就行了。

    陈耀东又去了华辰小区,华辰小区的店也开始营业了,装修拖了一个多月,上个星期才正式营业,一共七个人,王雪梅当上了店长,感觉走路都带风。

    这女人可比陈兰兰厉害多了,把几个店员训的溜溜的。

    很有店长派头。

    店里布置的比水榭花都店要好点,各个区域分开,比如葱姜蒜等单独一个区域,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又是另一个区域,土豆胡萝卜等能长期存放的又是一个区域。

    而且收拾的很干净,摆放的也很整齐。

    比如黄瓜,全部是尾巴朝外,而不是乱糟糟一堆。

    看上去挺舒服,说明真正用了心。

    陈耀东边看边点头:“搞的不错,继续努力。”

    王雪梅一直跟在他身边,时刻观察他的脸色,见陈老板点头,就松了口气,道:“我们价格便宜,现在华辰小区基本上都知道了,上个星期开业到现在营业额一直在上涨,昨天已经涨到了八千,其中猪肉占了三千,下个星期肯定能上万。”

    “你觉得上限是多少?”

    陈耀东问,几万人的小区,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做饭,也不止这点,毕竟其他东西都可以不消费,但饭不能不吃,现在全是大棚菜,菜价已经起来了。

    日营业额破万只是个起步。

    王雪梅道:“我觉得能到三万。”

    陈耀东问:“成本呢?”

    王雪梅道:“猪肉一斤只赚五毛钱,现在也就刚够两个店员的工资,蔬菜去掉损耗的话现在还在亏本,我大概算了下,一天要亏掉一千块钱,主要是价格定的太低,现在要跟华辰小区那些小商店和附近的农贸市场超市打价格战,等把那些小商店干倒,可以适当的往上调一下价格,应该可以有点盈余;粮油米面那些和超市持平,毛利在10%到20%,不过出货量太小,综合下来进出成本也就刚刚保平,其他还是亏本的。”

    “不错!”

    陈耀东道:“刚开业能保平就可以了,慢慢来。”

    王雪梅道:“还有几个问题,我觉得要给你说一下,最近上的菜坏的太多,昨天上的一袋子土豆里还有石头,好多菜挤压的太多,放不住,损耗下不来。”

    土豆里掺石头这种事陈耀东听过。

    农民也不全是老实人,有那不老实的同样也会坑人。

    土豆里掺石头,给绿菜喷水加重等等手段屡见不显。

    陈耀东问:“给老杜反应了没有?”

    王雪梅道:“反应过了,但大批量上菜没办法一个一个拆开检查。”

    陈耀东嗯了声:“回头我问一下。”

    王雪梅道:“还有市场部的那几个人瞎搞,今天给我报的附近农贸市场和几家超市的菜价单子有问题,上午那会人少,我自己到附近的超市转了转,发现好多菜价跟他们给我报的出入很大,我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下去调查,随便弄了一个应付差使。”

    陈耀东惊讶了:“还有这事?”

    王雪梅不怕得罪人,告状告到底:“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水榭花都店,市场部那些人一天报好几次价格,后面就报的少了,一天最多报两次,现在一天就报一次。”

    “我知道了。”

    陈耀东点点头,没说什么。

    市场部那几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不止一次看到那三人摸鱼。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连报的菜价都弄虚作假,确实太清闲了。

    话说回来,还是没人管造成的。

    部门没有个带头的,就是一盘散沙。

    可市场部那几个人,没一个让他满意的。

    吴婷婷就不用说了,玩都玩不明白。

    有人管着还行,没人管肯定会放羊。

    那两小伙子也没一个上进的,都是混吃等死之辈,烂泥扶不上墙。

    在店里呆了二十几分钟,陈耀东又亲自到附近几个卖菜的商店亲自看了看。

    买菜的人不多,而且还有商店主在骂他。

    当然不是指名道姓,而是骂的兴农绿色超市老板。

    骂就骂吧!

    反正也不少一块肉。

    陈耀东心情不错的离开华辰小区,去了驾校。

    把姜苗苗接上,又去了一家茶府,要了个包厢给陈二哥和薛丘明打电话。

    姜苗苗看着他打完电话,才道:“亲爱的,我想买个电瓶车用。”

    陈耀东纳闷了:“买那玩意干嘛,驾照拿上了给你买个车。”

    姜苗苗道:“现在出门不方便啊,你也有事,天天让你接送也怪麻烦的,我买个电瓶车去学车也方便,等拿上驾照,再打电瓶车给阿姨用去,我看你家阿姨电瓶车很破了。”

    电摩是挺方便。

    可是,压根就没必要啊!

    陈耀东道:“别买,这都冬天了,骑那玩意太冷了,我送你吧,或者你打d过去,中午下午我去接你,走不开的话让曹兴平或者小张去接。”

    姜苗苗没坚持,本来就只是个想法。

    陈老板不让买就算了。

    再说冬天骑电摩也确实挺冷。

    等了半个小时,薛丘明和她媳妇儿郭小玲先到了。

    结了婚就是不一样了,被滋润的水嫩水嫩的。

    “打算啥时候出去?”

    让了几句坐下,陈耀东问薛丘明。

    结婚前就吵吵着要出去打工,这都又要年底了还没动静。

    薛丘明道:“这都马上过年了,明年出去。”

    陈耀东问:“准备去哪?”

    薛丘明道:“我家有个亲戚在南海,去南海学厨子去。”

    “学厨子?”

    陈耀东惊讶的不行,这跨行跨的也太大了。

    去年这位二表哥的理想还是做一个媒体人。

    今年就想学厨子了,还真是……

    薛丘明道:“咋了,别看不起厨师,现在的厨师收入可不低。”

    陈耀东连连点着头:“当个厨师确实挺不错的。”

    顿了一下,又问:“要不要我给你找个活?”

    “滚蛋!”

    薛丘明道:“打死哥不给你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