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人类缩小100倍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运行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运行

就是两人合作的巅峰产品。

    但是在有了安若素之后,唐静对于原来的织布机又觉得不够满意了,准备之后再造一台新的。

    之前的那一台,是比较原始的手动梭织机,体积非常庞大,操作起来也比较吃力,最初的运行实验是由魏大雷来完成的,然而老魏这么大个子,做这种事情实在有些不搭。

    而如今发动机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如果顺利的话,织布也可以从原来的人工改为机动,当然整个织布机基本上需要重新制造了。

    就构造而言,织布机的复杂程度反而更高,只是精度方面没有发动机那么严格。

    第一天的上午,陈暮光是气缸就做了十几次,次次都被唐静否决,不是平整度不够,就是尺寸出错。

    这方面其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无非就是一次次的试错,在制造新产品的时候,这个阶段是没法规避的,一旦成功一次,后续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暮埋头制造唐静给设计的零件,而唐静在空余时间,则会带着安若素对以前的几台升降机进行修缮,具体就是把一些部件之间的接触面降低摩擦。

    所谓减小摩擦力,只是笼统的概念描述,其实真正做的时候,情况非常复杂。

    首先,安若素必须用手直接接触物体表面,才能进行抛光,因此很多已经建成的地方,需要陈暮重新拆开再建。

    其次,进行抛光的表面,光泽度和手感都有提升,但到底也很难用肉眼来分辨,因此,如果安若素在地上整一块摩擦力很小的地面,几乎就等于一个陷阱,谁走谁倒霉。

    最后,减小摩擦力不等于让摩擦力消失,光滑的程度,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材质,以及安若素的能力强度。

    现在来看,她的能力极限还可以,但精神力就相对差一些,也就是持续性和工作强度不够。

    第三天。

    陈暮终于造出一个令唐静满意的气缸,尽管只是热腔的一部分,但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后续会顺利很多。

    第五天,气缸完工。

    第七天,活塞完工。

    这两部分完成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和安若素对接,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部分,大小和尺寸必须严丝合缝,既满足密封要求,又必须达到最小摩擦。

    当然,后者如今已经不是问题。

    第十天,一台斯特拉发动机的雏形基本完成。

    众人围着这台机器,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相比之前的发条装置以及升降机等,这台发动机明显更为精致和富有科技感,泛着银光的不锈钢外壳,近乎完美的轮盘,粗壮有力的联动杆和活塞……这一切都仿佛预示着启明光辉的未来。

    接下来便是试运行。

    唐静将经过董君薇加热之后的金属块,通过转轴合到气缸热腔的外部。

    然而等了一会,机器没有任何动静。

    “怎么回事?哪里出错了吗?”

    “别急,反应慢的确是这种发动机的一大缺点。”

    果然,在等了十几二十多秒钟之后。

    汽缸内的活塞终于开始运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