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今天开始亲政 > 第226章:垠儿最喜欢爹爹了

第226章:垠儿最喜欢爹爹了

    ……

    说了第四序列,便又说第五序列。

    刘玄前世的职业使然,他那一生中,那年的那场大疫令他震骇不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也由那场大疫,令他对夏医刮目相看!

    这排在第五序列的,便是医学!

    他的心中,对此也十分的看重!

    时疫的发生,是年年都有的。

    最怕的是爆发高致死的瘟疫!

    以前农业经济,工商业极为落后,人口分散而不聚集,就算爆发瘟疫,传染范围也不会很大。

    可是,随着经济改型,农业经济比例会下降,工商业占比增高。

    在工商业的劳动中,人口聚拢集中。

    一旦瘟疫爆发,控制不利,那就是一传十、十传百,后果不堪设想,将极为恐怖!

    所以,必须对医学高度重视!

    夏医不能丢!

    西医也不能丢——非指本时代的“万病不决,放血治疗”的西医,而是指前世的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的萌芽,已在西方生出。

    二百多年前,诞生了著名的医生、解剖学家维塞利,他开创了现代解剖学,完成了一书,开启了现代医学的大门。

    东西远隔重洋艰难的交流中,大约一百年前,这部书也传到了神州来。是传抄本,图画很是抽象。

    夏邦士人,自古就有的价值观,医生的地位是很高的,受人尊重。

    但是,这部书却并没有被重视。

    并没有激发夏医积极的探索人体。

    因为,夏医多士人,是读书人。他们深受儒家影响。儒家价值观中,有一说,哪怕是对死囚的解剖,也被认为是极恶劣的行为!——价值观不正确呀!

    千百年的价值观,根深蒂固。要想改变,是极其困难的!即便有人觉察到不对劲,应该改变,可是千百年的大势,小猫几只又哪有力量去改变?

    他们是无力去改变大势的。

    如果强行去改变、去挑衅、去斗争,不要说能取得成果,相反,他们会被时代碾碎!

    儒家权威稳固!

    无论是夏人王朝、还是蛮夷王朝,都会把儒家定为正统。

    因此,夏人王朝奉儒道为正统,结果灭亡了,并不会影响儒道的权威,因为新生的王朝——或夏人建立的、或蛮夷建立的,仍旧会奉着儒道。

    儒道的核心价值观,并非义理学的那一套。

    义理学的那一套,是儒门在于玄门、释门的碰撞中,取长补短搞出来的一套东西。

    天生万物之类,是借鉴的玄门说法。天性正善,是儒家自己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为善去恶是借鉴了释门的本心蒙尘勤擦拭的说法。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儒门十三经中。

    好死不死,就是十三经之一中的教训!

    并且是开宗明义的教训!

    儒家的价值观,促进了士人从医。可是其价值观,又遏制了夏医的发展。这一点,也需要改进修正。

    刘玄说及医学,提到这点。

    提出解剖学要积极发展。

    这是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的,医学进步是有利于黎民的。

    以民之名!

    至于与儒道价值观的矛盾,刘玄轻笑道:“说是发肤不敢毁伤,但是谁不削发剃面?”

    削发剃面,自古以来就有。这还是一个行业!

    没办法!

    嘴上说发肤不敢毁伤,但是,头发生长,一年三寸,怎么可能不削啊!不削的话,三十而立,顶着3米长的头发?这就不现实了!

    所以,嘴上虽然唱着高调,实际上,该“毁伤”还是“毁伤”。

    “那些人啊……虚伪!”刘玄发牢骚、嘲讽似的,说了这么一句。

    周成的脸上,连一点的尴尬之色都没有。

    也跟着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他清流,在士林之中,也是被骂欺世盗名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回礼,清理也骂对方沽名钓誉啊!

    你来我往,彼此骂着,都说对方欺世惑众,好不热闹。

    皇帝说“那些人虚伪”,周成并不认为是在说自己,所以并无尴尬之色。

    刘玄左手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笑道:

    周成听说,心头一颤,倒吸一口冷气!

    孝之一字,虽然儒道叫了千年,但是,底层百姓生活困苦,乃至于弃老溺婴。

    某些地方,甚至养成了一种风俗:活人墓。老人一到年龄,为了不连累家人,就到弄好的墓地去等死。

    这种人伦悲剧,在岁月的洗礼之下,成为了习惯。

    当地人见惯不怪,以为理所当然!

    年轻人送老人去,不被认为是不孝。

    老人自己也要去,也不认为是陷子于不孝。

    弃老溺婴这种现象,在夏邦来说,是特殊时期才会发生的,人们是被逼无奈。

    一旦环境好转,就会消逝。

    而在蛮夷——冥黎路,这种现象,却是极普遍的事情!

    他们处于的生产关系中,底层经济极度贫困,犹如身处万古黑暗。

    弃老溺婴,究竟是人性的丧失、还是底层为了生存延续,绽放出来的人性光辉?

    人性在钱银面前,究竟价值几何、又能不能以钱银衡量?

    在钱银考验下、大功德的背书下,会不会有人把家人的尸体捐献出来呢?

    周成心头震颤,似乎对此偏于悲观。

    刘玄又与周成说了第六序列、第七序列的研究方面,为天文、地理。

    预想将司天监、堪舆司归入其中。

    刘玄所看重的只这七方面,其余的由周成等人去想吧。这七个序列之下,又可列出许多的二级项目来。

    这七个方面,即互相独立着,却又互相的关联着,之间是有联系的。

    说了这些,刘玄又与周成说了格物之道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根本!

    察万物运动变化之理!

    就是透过现象,探寻背后的缘由!

    这个“缘由”对不对,不能只凭空想空谈,要经得起实践验证!

    刘玄:

    第二个层次是应用。

    一个道理研究出来了,这个道理于国于民来说,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