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二百三十一章登天之路(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登天之路(上)

    卯时初,

    天地间第一抹光亮升起时,络绎不绝的香客便开始登山烧香,这些年虽然不如往日香客摩肩接踵,可也不算清冷,烧香的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也不在少数。

    可今日自那座“治世玄岳”的牌匾开始,

    便不能寸步往上,

    武当山封山了,也近百年来第一次封山,数位白胡子老道士天色未亮只是便早早的坐在牌匾下规劝着上山的香客。

    “为何不能上山?”

    “我家大人远道而来,三更天便出门,就是为了烧上一注龙头香,如今倒好能不能烧到不提,连山门都不让入了,这是哪里来的道理?”

    刚开始还有些贵人久久不愿离去,嚷嚷着要山上的袁老天师主持公道,可当那个倒骑着青牛的小道士悠哉悠哉的出现在牌匾下时,整个场面安静了下来。

    “实在是山上有极为重要之事。”

    “不得已而为之,还请诸位见谅!”

    年轻道士翻身下了青牛极为客气的打了个稽首,可脚步自始至终也不曾踏出治世玄武牌匾半步,山下的世界一线之隔,自家师兄也从未禁足过自己,可如今还不能踏足。

    “诸位香客,还请回吧!”

    年轻道士清逸的面容让人如沐春风。

    常年上山的香客都知道这年轻人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小道士便代表了袁老天师的态度,那年轻道士打了个稽首手,客气几句,众人只得焉巴巴的离去。

    今日对于整座天下来说是个极为寻常的日子,可对于武当山而言却是决定未来百年气运的日子,因为那前些日子上山修行身份显赫至极的少年郎要闭关了。

    “也不知殿下为何如此着急闭关?”

    倒骑牛的年轻道士望着离去的香客,暗自嘟哝一声,自家师兄答应灌顶一事,自己是不晓得的,只知道殿下要闭关,而自家师兄更是郑重其事的下令封山给殿下一个安静的环境。

    “怪哉。”

    “不过还是希望殿下闭关成功!”

    年轻小道士突兀的摇了摇头将这些思绪抛到脑后,骑着青牛往上山而去,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便消失在蜿蜒盘旋的山路台阶上。

    天柱峰,

    从天上往下看去整座天柱峰少有黄冠小道士的身影,那些个在玄天玉虚宫闭关修炼的老道士则是一并出关,默默地守候在各个关口,山崖,闲杂人等半步不得入内。

    南岩,

    在武当山历代的典籍中,此处为真武大帝得道飞升之“圣境”,其间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本就清幽,如今封山更是清净到了极致。

    一身穿蓝底淡青色道袍的少年郎和一身穿破烂袈裟的老僧正从崖壁开凿而出的道路徐徐而入,这是老僧选定的闭关的场所,也是在此处开启佛宗秘法,用老僧的话来说便是借借前人的气运,沾沾真武大帝的仙气。

    “老道袁崇道,见过殿下!”

    袁崇道站在门外三丈处,手持浮尘,衣决飘飘依旧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看清来人后郑重的行了个道家礼节。

    “袁掌教,多礼了!”

    “这趟闭关有请掌教护法,劳烦了!”

    少年郎笑着回了礼,比起十几天前登山之时熟络许多,或许是看在那朝夕相处年轻道士李长生的面子上,连带着看这老道士都顺眼许多,何况如今闭关若是出了些许意外还要眼前人保下自己一命。

    “殿下请,飞升台那边已经准备妥当!”

    老道士引手道。

    迈步入内,穿过重重殿宇便到了亭台楼阁之前,入目是两座石台,以山石为底,巨木为顶,处在悬崖峭壁之上。

    “殿下,此处为更衣台,我武当典籍中,有记载真武大帝曾在此梳妆更衣,故亦名“更衣台”,又有正心之意。”

    袁崇道顿了顿开口道。

    “既然有缘,殿下不若在此更衣,借借前人的气运。”

    袁崇道不知为何鬼使神差的开口道,脱口而出后也是苦笑连连,暗叹奇怪,讲到底自己修道之人对这类忌讳颇深,怎么如今反倒随意起来,要知道这真武大帝在武当山可是最大的正神,更是以此定名,平日这地方外人想要踏足都难,更别说在上边修行闭关了。

    “谢过道长!”

    “如此本殿便不客气了!”

    将蓝底青衫的道袍脱下,仅仅余下一件纯白色的布衣,站在石台边缘往下看去只觉得悬岩万仞,直刺中天。

    不过此处为天险,

    又极为清幽更有传说中前人气运,

    是个闭关的好地方。

    继续迈步往前边的飞升台走去。

    往下看去悬岩万仞,直刺中天,大有欲飞之势,所有又名为飞升台,传闻中此地更是为真武大帝飞升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地界象征着武当的神权比那金顶还要尊贵许多。

    此刻石台的各处无数盏清灯已经添满了烛光,细细看去呈凝脂状,星罗棋布一般分布在石台的周遭,其中还有淡紫色的花瓣若隐若现,带着勾魂夺魄的异香。

    数不清的名贵药材铺在地面,呼吸一口便是浓郁的药香,让人心旷神怡,和那曼陀罗的异香中和后,更为好闻,这些都是凉州谍报司费尽心机的收集而来,放在天下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神物,如今确是如大白菜一般胡乱的堆放着。

    药材的正中是一口古朴的青铜药鼎,

    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还得劳烦袁老天师一趟,替小僧把握火候。”

    “这丹凡火练来,比不得精纯真气为火锻造得彻底,待会还请袁老天师听小僧的指挥,免得浪费了这些宝贝。”

    寂上老僧走到小鼎旁轻轻拍了拍铜鼎上边细碎的锈迹脱落,与此同时露出上方无数晦涩难懂的梵文,练丹不止是道教,佛门同样深有研究,而老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只不过走上了断头路,自己无法一个人独立完成罢了。

    “无碍,不过耗费些许心力罢了。”

    老道士袁崇道苦笑出声。

    “殿下,此凡名为定神丹!”

    “顾名思义为幻境中定神所用,用一百九十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