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机道士在大唐 > 第三十二章 作法捉真凶

第三十二章 作法捉真凶

    “鱼仲德,你还敢来!”刘燕娘早上听云玄素说起,知道王铎怀疑面前这人就是杀害丈夫的凶嫌,恨不得上去拼命,被云玄素一把拦住。

    鱼仲德哈哈一笑,说道:“怎么着,这是我鱼家的房子,怎么就不能来了?”

    郭弘见他相貌也算周正,中等身材,方脸阔口,留着淡淡的胡须,只是长期心怀恶念,眉眼皱在一起,可以看出奸猾之相。

    他身后有几个人面貌相似,也是鱼姓之人。

    “鱼承昭刚去世,你们就上门欺负孤儿寡母,良心都被狗吃了?”吕志真上前质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敢管我鱼家的闲事,要知道我在宫内有很多好朋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鱼仲德想将吕志真推开,却没推动,一瞪眼叫道:“兄弟们,一起将这道人打出去!”

    他身后的人蠢蠢欲动,吕志真冷笑一声,说道:“我等是在籍道士,在此超度亡魂,光天化日你们未经许可私闯民宅还敢行凶,就是当场打死,到了官府也不会说什么,还不给我滚出去!”

    他最后“滚出去”三个字是吼出来的,将对面的人震得头脑嗡嗡直响!

    那些人都胆怯地后退,鱼仲德首当其冲,如同失了魂一般,转着圈子向外摇晃地走去。

    曹守真、王都都、红豆一起拍手道:“大师兄(吕炼师)好厉害!”

    鱼仲德等人出了门感觉头晕眼花,纷纷跪在路边呕吐,然后互相搀扶灰溜溜地走了。

    吕志真见骚扰之人离开,就说道:“作法的事还是不宜拖得太久,我怕迟则生变。”

    云玄素道:“那你们等我消息。”

    说完她带着王都都一起去找王铎,到了傍晚,才派一名仆人送信说万年县令李丛已经同意,明日就去青龙寺当场召集法事。

    次日上午,郭弘等人步行来到青龙寺。

    寺门开在新昌坊南面临街的坊墙上,正对着是延兴门入城的要道,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道路两侧有排水的沟渠,宽达三米,每隔一段就有木桥通行,沟渠之间才是车马行人日常通行比较集中的地方。

    所以五十五米宽的横街,去掉两边三米的沟渠和四米左右的植树带(等于后世的绿化带),只有中间三十米是真正的道路。

    由于没有沿街店铺,每个里坊只有坊门、寺院道观和三品以上官员的府门可以向大街开,所以路边比较整齐,景致还是不错的。

    来往行人走街道两侧,中间走车马,来去分道,而且是靠右行使,跟后世交规相同。

    北魏时洛阳令元志和御史中尉李彪发生争道,最后魏孝文帝裁决:“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从此以后,都城的道路设计就来去分道。

    长安的商户都集中在东西两市,所以主街上的行人不会因看商品停留,也来去分开,入门在左边,出门在右边。

    这是初唐时由军队行军演化出来的,原因是军人都用右肩扛武器,要让出左边以免碰撞,也是现代交规的鼻祖。

    行人车马既然都是同向而且分道,那只有在路口才需按照让路,这个规则就是“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其中轻避重,是载重轻的让载重重的,去避来,是出城方向的让进城方向的。

    如果是朱雀门大街那种皇帝出行要经过的街道,道路正中还有御道,只有在与横街交叉的位置可以穿行,其他地方禁止踏足。

    延兴门横街属于长安六街(六条主干道)之一,但皇帝一般不会经过这里,所以比较窄,而有御道的大街普遍超过一百米。

    “师弟你看,圣人在经过夹城虹桥!”何琼今天也来了,对郭弘说道。

    郭弘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东侧延兴门两重城楼耸立,透过城楼之间走廊上敞开的门户,隐约能看到一群人抬着一个身穿明黄色衣服的人通过。

    “这是要去南边芙蓉园的,下个月二十二日是天长节,宫里恐怕也在准备,今年是圣人四十整寿,据说要大办一场。”何琼继续说道。

    “什么是天长节?”小玄机问道。

    “就是圣人过生日,太宗皇帝称为降诞节,玄宗开元年间叫千秋节,天宝年间又改名天长节,取天长地久的意思。”云玄素也刚好赶到。

    到清朝就叫万寿节了。

    “那什么是夹城……虹桥?”小玄机又问,她就是个好奇宝宝。

    云玄素解释道:

    “玄宗皇帝经常从大明宫去兴庆宫和长安城西南角的曲江池芙蓉园,为了不让外人知道他的踪迹,在东城墙内侧又修了一道城墙,叫做夹城。两道城墙间铺设的御道在经过城门时,修有上下的石头阶梯(蹬道),外面造封闭的走廊,使御道由城门楼上通过,形状像拱桥,就是虹桥。”

    小玄机眨眨眼睛,说道:“不明白。”

    郭弘抱起她解释道:“就是皇帝偷偷在两道城墙间走,过城门怕人发现,于是在上面造了房子一样的走廊,不让人看到里面情形,形状像彩虹。”

    玄机点着小脑袋,说道:“明白了,玄机喜欢师兄。”

    郭弘笑着捏了一下她的脸蛋。

    “刚才上面的门开着,圣人现了踪迹,不会生气吗?”吕志真问云玄素。

    云玄素道:“圣人如今根基已稳,不像三年前那样如履薄冰。而且长安的禁军都在宦官手中,没人可以图谋不轨,所以显露踪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在路边大树下等候,县令仪仗终于从西边过来。

    李丛是和王铎一起翻身下马,与云玄素见礼。

    云玄素将吕志真等人引见给县令,李丛得知是衡山刘元靖的大弟子,也另眼相看。

    众人通过木桥,来到青龙寺大门口,知客僧得知李丛前来查案,一边通知住持,一边请他们到木塔所在的地方。

    这里发生过命案,已经被官府封了,有专人值守,一切东西不得搬动。

    住持闻讯过来,向李丛诉苦道:“阿弥陀佛,这木塔是朝廷下令复建,如今停工延误,万一哪天圣人巡幸我护国寺,贫僧可吃罪不起,还望李明府早日结案为好。”

    李丛道:“住持放心,今日查验之后,就可复工。”

    他知道对方没有危言耸听,宪宗皇帝曾经巡幸青龙寺,大中皇帝感念亡父,才令一切恢复旧观,说不定哪天有了兴致就会过来看看。

    万年县的捕盗曾经对这里勘验过一次,没有什么收获,他这次来也是走走过场。

    李丛又对主持说:“今日除了最后查看一番,还应未亡人所请替她夫君招魂。本县已经带了几位道士前来作法,大和尚莫要见怪。”

    住持面色不悦,说道:“本寺僧众也能为鱼檀越诵经招魂,怎么可以让道士进来?”

    李丛道:“苦主是道徒,这是她的要求,和尚若是认为本县处置不妥,可以去左街功德使那里诉说一二。”

    古代以东为左,所以叫左青龙右白虎。

    左街功德使掌管长安城内万年县这边的寺院,由大宦官飞龙使杨钦义兼任。

    住持摇头苦笑,看来这位李县令铁了心,今天是拦不住了。

    就算告到杨钦义那里也缓不应急,而且不会为这种小事出头。

    吕志真等人布置好临时法坛,穿上道袍准备作法。

    这时一名小和尚跑过来对住持耳语几句,住持转身对李丛说道:“本寺有位大德高僧听说鱼檀越惨死,也想诵经为之招魂祈福,不知明府意下如何?”

    郭弘刚想出言反对,云玄素拉住他的手,摇了摇头。

    李丛笑道:“那好啊,想必刘娘子也同意,就请这位高僧过来吧。”

    小和尚跑出去传话,一会领着一名白衣老僧过来。

    “这位是义真大师。”主持介绍道。

    “他过来干什么?”何琼小声问道。

    “这是想斗法!”郭弘哼了一声,咬着牙关低声回应。

    于是和尚、道士在木塔外各站一边,二者之间正是毗沙门天王和毗蓝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