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丰收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丰收

    崇祯十八年五月的济南之战,以中卫军全胜,刘芳亮败走结束。

    对朱由检来说,此战收获颇丰。刘芳亮不仅给他送来了数万两白银粮草,缓解了焦头烂额的粮食问题,还顺带把山东河南的青皮漕帮麻匪全部报销,可谓功莫大焉。

    三千多暴民,只要半个时辰,便死的一个不剩。这效率,比后世的纳粹集中营还要给力。

    以暴君崇祯的性格,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要他把这三千人杀完,不知会有多少人受到牵连。

    所以朱由检很感谢刘芳亮,因为有他,这些渣渣才被统一打包,一并送到济南城下,送到两军阵前,在城头火炮齐射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炮灰。

    三千暴民,大部被火炮打死,侥幸没死的人,被周奎等人吃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些青皮马帮,为大明贡献了自己一切,包括各人血肉,朱由检分外感动。

    此时的大明如同后世的天朝,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稳定压倒一切,和谐比万岁还要万岁。

    此外,皇帝陛下决定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种田大业需要有稳定的外部环境,还要有良好的社会治安。

    这里的种田不止是狭义层面上的种土豆种花生种小麦种红薯,还有种军舰种红衣大炮种燧发枪种坦克。

    哦,内燃机还没发明出来,所以坦克可以忽略。

    朱由检坚信,只要环境适宜,必定欣欣向荣。诚如后世天朝无耻资本家所言。

    不负春光,野蛮生长。

    在登州海港建成前,农业文明主导下的区域,需要的是大批勤苦劳作的自耕农,不是哥伦布麦哲伦式的通缉犯酒鬼骗子。

    青皮漕帮之类的渣渣,游手好闲,精力充沛,坑蒙拐骗,黄赌毒一应俱全,这样的人,除了混吃等死之外,一无是处。

    当然,还可以用他们来填壕,不过在可以预期的短时期内,朱由检不会再和周边发生大规模战争。

    解除掉外部威胁,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麦收。

    说到麦收,眼下最大问题就是人手不够。

    七千多中卫军需要警戒四周,崇祯皇帝不会让他们下地。

    更重要的是,朱由检不想搞什么寓农于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之类的玩意儿,把他的精锐变成一群农夫。

    对崇祯皇帝来说,无论是唐朝的府兵制还是本朝的卫所制度,以及各路穿越者们的兵农合一制度,都是扯淡。

    在创建之初,府兵制或是卫所制度的确能够适应当时社会条件,帮助王朝在军事上获得胜利。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毫无意外的,这些兵制最后都面临崩溃的厄运。

    朱由检计划实行义务兵役制度。

    全体国民,无论男女老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

    义务兵役制建立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工业革命,火车内燃机什么的一样也不能少。

    想象一下,以后向南扩张,北方士兵到南方服役,南方士兵到北方服役,单是运兵就很难搞定。

    梦想总还是要有的,虽然遥不可及,万一皇庄实验室取得突飞猛进呢?万一平行时空又穿过来什么车床机器呢?

    想的太多,最后还是回到现实中。

    麦收极度消耗劳动力,依靠人力,而且是很多的人力,朱由检的人力不够。

    “所以朕需要麦客。”

    在崇祯皇帝命令下,济南附近各县张贴告示,雇佣麦客。不出意外,麦客很多。

    此时北直隶干旱严重,麦田颗粒无收,没有粮食,讨饭的人就更多了。

    告示刚刚贴出去不久,随即有大批麦客来到济南割麦。

    锦衣卫经过严格甄选,共计雇佣到五千麦客。

    这些麦客要求很低,工钱什么的可以不要,给口饭吃就好。

    这倒不是因为麦客们忠君爱国,他们没这个觉悟,现在外面还在人吃人呢,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崇祯皇帝对麦客心存恻隐之心,大灾之年,一顿饭便能救活不少人。

    有人活,就有人死。

    崇祯皇帝不是上帝,不能救活所有人。

    吃过几顿饱饭,麦客们又将四处流浪,饥肠辘辘,最后倒在路旁,尸体被野狗啃食。

    因为这几千人就圣母心泛滥,把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把白面馍全部送出去,朱由检没有这么圣母心。

    此次参与收麦的不仅有皇田屯民,雇佣来的麦客,还有不少自愿前来的公公太监。

    朱由检也想亲自下地,体验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奈何他实在太忙,抽不出身来。

    见王承恩一直嚷嚷着要下地,朱由检便让他去了。

    割麦的时候,王公公身穿麻衣,脚踩草鞋,手持镰刀,发髻沾满麦芒,与寻常庄户无异。

    五月底,山东半岛暑气蒸腾,天气渐渐炎热。

    万亩麦田波澜起伏,令人心驰神往。

    王承恩大口喘气,学着麦客们的姿势,将裤腿高高挽起,把发髻绾在头顶,一手持刀,一手拢起麦秆,弯腰向前,呼哧呼哧的割起来。

    王公公本是商户出身,自幼在京城长大,从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过到过乡村,更别说是下地割麦子。

    所以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麦秆又高又密,黄橙橙的像是连绵不绝的金色沙漠。

    王承恩淹没在麦浪中,镰刀下去,惊起一只野兔,仓皇逃去,却因慌不择路,钻进旁边堆起麦秆垛中。

    “兔子!逮住给皇上吃!”

    王承恩立即丢下镰刀,沿着田埂跑过去抓兔子。

    “公公!公公!皇上要咱们赶紧收麦子!公公!“

    年轻小太监跟在王承恩身后,奶里奶气喊叫道。

    王公公在麦田只是打酱油的存在,如果所有人都像他这样,十万亩小麦怕是要割到明年了。

    当日向晚时节,济南行宫之内,灯火摇曳,崇祯皇帝抓着王承恩小手,望见白皙小手上磨出好几个血泡,忍不住叹息道:

    “稼檣之事,不易啊,王承恩,辛苦你了,”

    “为皇上分忧,乃是臣的本分,谈不上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