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舰队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舰队

    当崇祯皇帝和他的心腹大臣们为即将到来的国运之战争论不休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海海面上,指挥使李若琏和他妻子益田素子,正率领两万余人组成的联合舰队,沿东海大陆架,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往辽东驶来。

    这是一支由大明福船,西班牙大帆船,英国快帆船,荷兰盖伦船,朝鲜龟船,日本蚁船组成的庞大舰队。

    用奇葩一词来形容联合舰队最合适不过。

    船员国籍五花八门,各船造船工艺跨越两个世纪。

    既有十七世纪速度最快,能够装备二十门加农炮的英国快帆船,又有活跃于一百年前依靠人力推动的朝鲜龟船,当然,最具特色的还是产自印尼爪哇,只能乘坐十几个人的独木舟。

    这是一场横跨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欧亚舰船展览。

    舰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

    明国海盗,倭国浪人,英国海盗,西班牙没落骑士,朝鲜奸商,爪哇土著战士。

    众人虽语言不通信仰不同,然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聚集一处。

    李若琏到东南时,朱由检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要李若琏争取外援对付建奴,必要时候,割地赔款也是可以的。

    后世孙大炮忽悠日本的套路,诸如割让满蒙换取日本支持,这些套路,也被朱由检玩得很溜。

    指挥使大人果然皇帝旨意,便宜行事。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任凭赵三省那群神棍如何忽悠,各国在远东势力始终不为所动,在这些西方殖民者眼中,明国已经快要玩完,没人信皇帝鬼话。

    最后让李若琏鼓动起来的,是一群亡命之徒,其中不乏日本浪人,英格拉海盗,爪哇流民,朝鲜奸商。

    “大明皇帝允诺你们这些的勇敢勤奋且正直的人,来辽东建功立业,大明皇帝会在华北支援你们,上帝也会保佑你们,战胜邪恶的通古斯人,赶走野猪皮,只要你们能占据辽东任意一片土地,便可以抽取这片土地上百分之一的赋税,直到你们死去。”

    在澳门,澎湖,长崎,印尼,葡萄牙人将大明皇帝的“旨意”翻译成拉丁文,不断蛊惑那些来自全球各地的亡命之徒。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万多个亡命之徒聚集一块,背后不乏英国东印度公司支持,资本是贪婪的,在英国人看来,李若琏先生的计划并非天方夜谭。

    无需自己亲自出面,只要纠集各方势力,在辽东占领一片土地,将来为东印度公司倾销亚洲作准备,对英国人来说,这笔买卖,怎么算也不会亏本。

    李若琏作为这支舰队指挥官,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他能控制的,只有那些江浙矿工。

    不过李若琏的妻子——岛原之乱的二号人物——倭国枭雄益田素子手下还有上千浪人,这些岛原之乱的幸存者,对益田氏可谓唯命是从。

    联合舰队由澳门北上,摆脱郑芝龙纠缠后,于十一月上旬抵达山东登州。不过在经过登州时,倒有个插曲。

    当时衍圣公孔胤植正在蓬莱买春,这日与头牌小凤仙激情过后,正在二楼海景房举目远眺,忽然望见蓬莱海面驶来无数舰船,其中不少舰船插着明字大旗,浩浩荡荡往北驶去。

    孔胤植仰慕我大清圣主已久,早已投靠我大清之心,其心可鉴,不久之前,衍圣公还亲自手刃两个来曲阜收税的太监,与暴君崇祯不共戴天,这次八旗大军挥师南下,消息传到山东,衍圣公便蓄发明志,留下一头鼠尾辫,随时准备弃暗投明,报效圣君。

    孔胤植判定是海盗袭扰辽东,连裤子也不及穿上,更别说付给小凤仙嫖资,在老鸨的咒骂声中,匆忙逃离怡红院,连夜往昌平而,去向他主子多尔衮通风报信。

    就在衍圣公连夜北上时,联合舰队因为风向不利,暂时停泊蓬莱。倭国武士劝说益田素子,趁机进入日本海,炮击江户,生擒德川家光,将其凌迟处死,为主公报仇。

    益田素子虽是斩杀强藩大名的枭雄,也发下毒誓要为她哥哥报仇,然而今非昔比,她已嫁做人妇,唯有服从夫君李若琏。

    李若琏对占领日本并不上心,他也没有能力说服各人再去攻打日本。

    大家好不容易打成的共识是:殖民辽东!杀光野猪皮!!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三,密云前线。

    正白旗主力占领明军凸出部棱堡后,济尔哈朗一面命甲剌达音塔率兵继续攻击,一边派出夜不收向昌平汇报战况。

    当夜,多尔衮便得知战况,听说正白旗全歼守军,推进颇为顺利,忠亲王心头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下。

    随即让步兵统制鳌拜率镶黄旗主力,与正白旗汇合,全力攻打明军残余防线。

    至于屯兵大同的数万顺军,多尔衮判断,李自成,李岩等人已被八旗军战力震慑住,不敢轻举妄动。况且清军得到确切情报,刘芳亮率领的顺军一部,已于十月底在河北公开叛变,与李闯集团分庭抗议,大有割据称雄的趋势。

    多尔衮也知道,这次之所以能快速攻破明军城池,多亏了荷兰炮手支援,他随即让包衣奴才佟养性去找登州一带的荷兰人谈判,要荷兰人提供更多支援,等到将来攻占明国,我大清便将中部一十八省的对外贸易,全部交由荷兰人去做。

    忠亲王开出的条件是优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没有拒绝的理由。实际上,早在崇祯六年,发生于厦门的明荷料罗湾海战,原因之一便是荷兰印支殖民总部妄图垄断中国市场,而不为当时实际占有东南沿海的郑芝龙所允许。

    此外,多尔衮对荷兰人提出的大炮理论颇为赞赏,此时清国火器水平已全面超越明国,荷兰人这种大炮理论也能够实施。

    具体来说,就是攻城之时,击中火力攻击城堡一点,重型火铳掩护战甲登城,精锐甲兵登上城池后,即坚守待援。

    来自荷兰印支殖民总部的麦克上校以为,明军棱堡虽然坚固,不过清军火器占据绝对优势,只要不分散用兵,一鼓作气,十日之内,攻克北京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今日我注意到,明国皇帝使用的火炮,很不寻常,炮弹落地后,还能爆炸,我方的好几名有些炮兵,都是被这种炮弹炸死的。好在这种火炮数量极少,被我军压制。”

    麦克的忧虑,也正是多尔衮的忧虑,他当然不相信明军所谓的成祖显灵的鬼话,他甚至怀疑这是红毛洋人偷偷卖给明朝的新式火器,就像天启初年太祖哈赤在宁远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