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隔壁家的那点事儿 上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么大了。

    梵准准点头,张嘴差点喊施主。

    对不起爷爷,我不记得您了。

    老大爷不在意,那时你还小,不记得也正常,呵,这下子十年过去了吧。

    梵准准嗯了声,我来寻个住处。

    老大爷翻起卷宗,想了想,后李子巷巷尾还剩四个宅子,就原来你们家那附近,你去看看要哪个,南河街空了不少地,你要是想住到别处去,爷爷帮你想办法。

    梵准准应下,出去转了一圈看宅子,回来跟他说就住第一十二户。

    对于难民,凤阳郡给每户补贴二两银子,虽然这么多年都没有梵准准的消息,但既然他回来了,衙门也认了,老大爷还是把钱给他,嘱咐道如有难事可以来找他。

    毕竟当年的李子巷街坊邻居不剩几个了,帮衬下实属应该。

    他是初春来的,一晃俩月过去,日子越来越有起色。

    也是,小门小户的孩子到他这个年纪也差不多出门闯荡了,南方只要靠水的地方就饿不死人,河边打渔,集市上帮人挑担,江口码头搬货,或者你要有点手艺,街边摆个摊儿卖点糖人扎个风筝捯饬些花花草草,都能凑出口粮。

    梵准准别的能耐没有,他没上过学,十年来每天就是抄写佛经默诵经文,给寺里种地,听老和尚打打机锋,思来想去,他决定在街边摆摊替人抄书,又去城里几个大小佛寺跑一遍求照拂,要是有什么抄抄写写的活儿没人愿意干的,留给他,他每隔一天来看看。

    就这么磕磕绊绊的,居然也过下来了,梵准准没大志向,他还不到十七,人生刚刚开始,然而他却像养老一样,钱呢,只要够吃用就行,房子呢,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行,种下去的菜呢,只要吃着能下饭就行。

    直到第三个月头里,他发现隔壁一十一户的宅子有帮仆役打扮的人进进出出地搬东西。

    有人要搬进来?

    梵准准心里有点打鼓,毕竟一十一户院墙后面也对着三分之一的河滩地,新来的是什么人,会不会跟他争这块地?

    小门小户的,保不准都想多占点便宜。

    但他实在也无法,假如真的不好相与,他这个温吞的性子到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争,只得作罢。

    如此惴惴不安地过了几日,一大早听到隔壁门口放鞭炮的响动,震耳欲聋,吓得坐在床上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当日住进来的时候居然忘了放鞭炮!

    乔迁之喜什么的梵准准垂眸,算了,都这时候了还计较那个做甚。

    洗洗漱漱之后再揣上点吃食,梵准准要出门挣钱去,他向来喜欢从后面的小门走,可以顺便看看河滩的菜圃,今天因为要出摊,小门不够宽,只能推着摊车从正门出去。

    隔壁家有很多人上门拜访,手里还拎着东西,门口站着两个男人,言笑晏晏地招呼。

    富贵人家?

    梵准准疑惑了,南河街这一带全是这种歪七扭八长长短短的巷子,住的人多且杂,却从来没有见过有钱人,沿岸的宅子都不大,一口水井,一间厢房,搭个窝棚做饭,这种地方有钱人住得惯?

    不过大约是不会跟他争那块河滩地了。

    梵准准略略放心,脚步未停,照常摆摊去了。

    入夜,梵准准磨磨蹭蹭地推着摊车回家,不曾想,家门口站着个人,正是他白天看见在隔壁招呼客